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慈善从娃娃抓起 但不宜纳入素质评估

www.fjnet.cn?2011-11-10 11:03? 南朔?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1月8日,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今后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慈善将有望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慈善总会还计划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并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11月9日《京华时报》)

一直以来,慈善声名不佳,而郭美美、卢美美之后,慈善公信跌入冰点。这,亟需慈善自身的转变,方能赢取公众的信任,也才能挽救日益减少的慈善捐款。对这,慈善机构可谓百般努力,有善款公开的承诺、有建立新慈善监督机制的说法……虽一切皆在纸面上,好歹可触摸希望。

而这次慈善有望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依旧是慈善机构主体的持续发力。这传达出一层意味:慈善从娃娃抓起,所有关于慈善的理念、事迹甚至慈善本身的行为,孩提时代便要学会。这,似乎是治本之策,其实却完全忽略了现实的因素,也必然会让慈善南辕北辙。

慈善需要从娃娃抓起,但这样的一种理念的传输,不能以一种捆绑的方式来实现,入学生素质评估,恰好是这样一种“捆绑”,必然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慈善理念的认知与作为,虽有联系,却并不完全同步骤,可能有人对慈善理念认知很透切,一旦深入其中,在利益诱惑下,慈善理念被抛到脑后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更何况,慈善本身便要遵循自愿的原则,这是底线,不容撼动,你可以呼吁,但你不可以强迫。遗憾的是,对这些孩子,慈善总会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才有了和教育部门的合作,才有了入学生素质评估的设想,也才有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的痴心妄想。之所以这般评价,源于慈善这般人为绑架他人意志的做法,必然会遭遇现实之墙,继而难以推广,自在情理之中。那慈善总会本身的设想,自然便成了痴人说梦。

退一步说,即便慈善真的入学生素质评估了,那也不能再称之为慈善,因为它背离了慈善本身的定义,与慈善内涵相距甚远了。它是慈善的变味体,异化体,即便其披着慈善的外衣,也不可能有人将这完全等同于慈善。

我们知道,慈善公信不足,亟需改变,但这种改变,不能为敷衍舆论而作,也不能拍脑袋决定,这般做法,只会尽显慈善总会的毫无诚意,带来是必定是对慈善的“N次伤害”。真要对慈善好,就应该慎重改革,尤其是在公信不足的氛围下,唯有顺应民意期待的改变,才可能拯救慈善与水深火热之中,不然,便是对慈善的“持续伤害”。

回归到慈善入学生素质评估一事上,其虽抓住慈善要从娃娃抓起的内核,可内核表面,却有着捆绑、硬性规定等关键词。是谓方向对了,但方法却大错特错。我们只能说,慈善可以从娃娃抓起,但决不能“捆绑他人意志”。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