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PM2.5火了一年,可还是败给了春节

www.fjnet.cn?2012-01-29 10:05? 王传涛?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过年放鞭炮,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习俗。2006年之前,许多省会城市禁止燃放鞭炮,一者出于生命财产安全考虑,二者因为空气污染已经明显“吃不消”。然而,公众普遍认为没有鞭炮声就没有年味,虽然有些空气污染和安全问题,但年还是要过的。迫于公众压力,禁燃鞭炮逐渐放开。鞭炮齐鸣,烟花齐放,再次成为“中国年”的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年年会出现因为燃放烟花鞭炮而导致的火灾与人身安全事件,但是,更多的人仍然陶醉并享受于烟花鞭炮带来的乐趣。

PM2.5,是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新名词。在2011年,PM2.5更是火热得很。不仅从一个专业术语迅速成长为一个普通名词,而且倒逼着整个社会开始检测并公布PM2.5。在公众和舆论的压力之下,检测并公布PM2.5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可以肯定,从检测PM10到检测PM2.5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更可以预期,在2012年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久违的蓝天。然而,元月未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PM2.5频频爆表的局面表明——春节却给了环保事业一记猛拳。

一厢代表着传统与习俗,一厢代表着科学与进步;一厢可以说成是污染,一厢又可以说成是洁癖。其中的矛盾与纠结,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能体会到。鞭炮与烟花,有时候是可以承载亲人在团聚之后的幸福寄托的。以笔者为例,在吃水饺之前,我总是会亲手点燃鞭炮;在看春晚之前,总是先放几响烟花。并且,在放完鞭炮之后,鞭炮释放出来的烟雾与气味,还总是让人感觉回味无穷。虽然我知道这样的空气并不健康。

有些习俗总能与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产生矛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些习俗会被淘汰,也会有许多习俗被保留下来。土葬被火葬代替,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对于燃放鞭炮和烟花一事,在笔者看来,总有一天,习俗会让位于健康与文明。鞭炮和烟花,虽然是春节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习俗,但重视空气质量改善与环境保护才是正道,在汹涌的时代发展大潮中,鞭炮和烟花至少应该要缩小燃放的空间和时间。毕竟,习俗总有一天会让位于符合某个时代特点的那种文明。

  • 责任编辑:林诚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