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男子不堪妻病重负跳楼”折射社会救助鸡肋

www.fjnet.cn?2012-02-08 15:49? 吕佑雨?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报载,给上司打电话请假之后,他从6楼坠下,尸体被清洁工发现。昨日,翔安新店镇东方新城小区一男子坠楼身亡。民警推测,他是因为妻子患病卧床多年,家庭经济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跳楼。 (见2月8日的《365体育手机版:商报》)

钱不是万能的,但对于生重病需治疗的人来说,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是“张艳天亮前死去”,还是“陈立主动放弃”等,还不是因为缺乏救命钱。同理,这位男子的妻子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几乎瘫痪,多年卧病在床,为给妻子治病花费了几十万元,但治疗效果却不佳。现在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基本都花在帮妻子治病上。如此病情压得这位男子喘不过气来,作出了无奈的选择。试想,如果这位男子的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一点,也不至于如此轻生。其背后,一个不用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地方的大病救助机制到哪里去了?如此追问,不得不承认:时下,地方社会救助普遍缺乏,建立最基本的医疗救助机制,乃当务之急。

事实上,看病贵是弱势群体生活中最大的难题。“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种真实写照不仅体现在看病难上,关键是有些人根本没钱看病。如果要医院为贫困家庭的病人“埋单”,显然不现实。毕竟,救助贫困家庭是社会保障范畴的事宜,地方政府理应根据各地情况建立自己的医疗救助制度,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真正让贫穷家庭不因病致贫、不因病自杀等。唯此,人的生命权才不会因贫困而丧失,生活才活得更有尊严。

“男子不堪妻病重负跳楼”,乍一看,是个案,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件很普遍。无论是患癌老人跳江轻生,还是农民工夫妇俩携子裸体上街行走求救等等,都折射出社会救助缺失的悲哀,该反思的正是社会救助机制本身。从“男子不堪妻病重负跳楼”现象可管窥全国,不难感受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的紧迫感。毕竟,制度不兜底,我们都是弱者,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尤甚。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