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谨防药案索要赠款的道德副作用

www.fjnet.cn?2012-02-11 19:51? 何  勇?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1年,药家鑫之父药庆卫曾欲赠送被害人张妙家属20万元被拒。2012年2月7日,张家表示愿意接受20万元赠款,并于8日前往药家索取。张家称现在要钱是因为无法支付张妙母亲的医药费。对此,药庆卫称“20万赠金是借的已归还,对方既已拒绝,我也没有义务再给。”(2月8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药家鑫撞车杀人确实残忍、可恨,让人愤恨,受害人张妙及其家属确实值得同情。但是,张妙家属向药家鑫父母索要赠款的行为与法不符,即使我们在感情上支持这种索要行为,同情张妙家人的面临的困难。

首先,药家鑫已经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为其罪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案件已经结束了,两家都不应该再继续纠缠这起悲剧。再者,从法律角度说,药家鑫已经是成年人,其父母不需要为药家鑫的罪行承担责任,没有义务代替药家鑫赔偿,即使是张妙家人向药家鑫父母索赔,药家鑫父母也没有赔偿的义务。另一方面虽然药家鑫父母曾经说过要给张妙家庭提供附带条件的20万元的赠款,但是已经被张妙家人拒绝,药家鑫父母现在也就不必再履行赠予责任。而且在赠予事实没有形成之前,作为捐赠人的药家鑫父母本身就有权撤销之前的赠予,拒绝捐赠20万元,更何况附带条件的赠予合同的附带条件已经无法满足。

对于张妙家人向药家鑫父母索要20万元赠款的行为,笔者认为社会最需要担忧和谨防的就是索要赠款引发的道德副作用。我想所有人都记得药家鑫举起屠刀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荒唐理由和借口就是担心受害人被车撞了之后纠缠不休,害怕受害人以后找麻烦,由此产生杀人灭口的恶念,这个荒唐的借口当然无法让人接受和理解。然而,在药家鑫案落下帷幕和药家鑫本人被执行死刑的大半年之后,受害人家属再一次纠缠药家鑫案,向无须为药家鑫罪行承担责任的药家鑫父母索要高达20万元的赠款,无疑给人产生一种找麻烦、纠缠不休的错觉,似乎印证了药家鑫举起屠刀的担心有道理。假如在这种思维和想法发酵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必定引发道德副作用,会让很多人像药家鑫一样在犯下一些错误之后产生担心受害人找麻烦的错误想法和恶念,不但不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不及时救助受害者,反而让错误继续加深,错上加错,学习药家鑫的解决事情的方式方法,重走药家鑫的错误道路和人生。事实上这种道德副作用已经有所发生,并非杞人忧天,一些网友对张妙家人这一行为的不满和对药家鑫的同情足以说明。

笔者认为,虽然张妙家人目前的处境很困难,但是不管是在法律上,还是道德舆论上,都不应当支持这种索要赠款的行为,必须予以拒绝,维护社会正义,就像当时舆论要求严厉制裁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的药家鑫一样反对张妙家人的主张,避免索要赠款行为的道德副作用发酵。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