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培训识豪车”是公交无法优先的举报信

www.fjnet.cn?2012-03-22 16:39? 龙运灿?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浙江金华市公交公司某车队办公室内贴有一张“豪车辨识图”,方便司机学习识别豪车。工作人员表示,因目前公交车优先意识不普及,为避免天价赔偿,需要提醒司机避让豪车,“看到豪车撞不起,那只有躲得起了。”(3月21日《钱江晚报》)

公交公司培训员工识别“豪车”,应做到“撞不起”也要“躲起”,这般做法,瞬间引来如潮质疑。歧视说、分阶层说等甚嚣尘上。在“为富不仁”的新闻频频爆出,“仇富情结”依然存在的氛围里,这般做法,不啻于一个“原子弹”,必然炸开了锅。“让豪车”在潜意识中,已经传达出对钱权的敬畏之心,这显然与公众的“仇富心理”完全相悖,饱受嘲弄与质疑,自在情理之中。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公交公司不是政府机构,他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无原罪,虽有政府补贴,但其履行的职责,依然是送乘客安全到站,而非撞豪车“浪费钱”,须知,这钱的一部分,是纳税人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公交公司培训员工,在公交优先意识不普及的情况下,为避免天价赔偿,应避让豪车,这般做法无可厚非,毕竟背后无奈与辛酸更多一些。公交车司机本身也不想避让的,但无奈其车道特权无法享受,又无力承担天价赔偿,只好“低豪车一头”了。须知,在“尊严”与“倾家荡产”之间的抉择,尊严只有“低头的卑微”。

自然,公众的嘲讽与嘲弄,也并非无理取闹,没有人愿意没事瞎折腾,每一次义愤填膺背后,都有现实豁口。就“公交让豪车事件”而言,背后的情绪焦虑并不复杂,一方面,是一些权富二代的嚣张跋扈令人标签化了一个群体;另一方面,部分权富一代的为富不仁,也让公众加深了对这个群体的某种情结。而一旦,社会上有他们可以享受而别人难以享受的“特权”,只会让公众的焦虑情绪有了现实的宣泄口。

换言之,公众的宣泄,虽是出于对权富不端的一种愤慨,但同样可理解为是对政府不作为的一种愤怒。如你所知,假如公交上路有特权、有优先权,任何车辆都得躲避,不然撞到损失自己负责,那还有豪车敢无视公交车吗?公交还需避让豪车么?当一直许诺给公交的特权无法应允,当天价赔偿可以设想,规避风险是一种本能,自然无怪乎公交公司要做出这般令人“看之则愤之”的决策来。

同样,我们也可说,公交公司的这种培训,是一封公交无法优先的举报信,更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发展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赋予公交车特权,不能一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口头上的“好”要落入现实,的确需要一番现实的铺陈。但“培训员工识豪车”这样的铺陈,显然不在既有的列队之下,当本不该有的铺陈存在,显然是对既有铺陈无序的一种控诉——公交优先到底何时才能落到实处?

公交优先之便利与快捷,无需多言,争议就在脚下,愤慨也随处可见,拿出贯彻执行“公交优先”的决心与魄力,是各地决策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