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的三重悖论

www.fjnet.cn?2012-04-25 09:49? 王  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郑州市决定将全市421个报刊亭将全部拆除,官方称原有报刊亭大多位于人行道上,存在占道、遮挡行车视线等问题,清理占道报刊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退店经营、还路于民。(4月24日央视《新闻1+1》)

街头林立的报刊亭无疑是百姓群众购买报刊杂志和书籍的一个重要场所,然而,一直以来总有一些城市管理者跟报亭过不去,此前南京、深圳等地都曾大规模拆除报刊亭,引发争议。如今,郑州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全市421个报亭全部拆除,一个不留。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在微博上大谈拆除报亭的种种合理性,但这种一刀切的粗暴管理手段仍然难以逃脱三重悖论。

悖论一,还路于民,就要断了文化之路?我国是文化古国,但现在全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却少得可怜。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发展的时候,郑州拆除全部报刊亭,显然是对国家政策的无视,是对文化的削弱。虽然现在我们正渐渐习惯于上网浏览,正在慢慢变成“手机控”,但报纸杂志这些纸媒却也是永不过时的。城市本身是文化的产物,他不是冰冷的钢铁森林,他应该是充满温情的,而这种温情需要报刊亭的承载。搭乘地铁,与陌生人互换的报纸;旅游问路时,报亭大妈温暖的笑容;春日阳光下,翻翻杂志打发的无聊时光,都默默流淌着我们对城市的记忆,与城市带给我们的感动。诚然,我们需要一个平坦宽敞的人行道,但我们同样需要一个快捷获取资讯的文化之路。

悖论二,421家报刊亭全部违章的困局是如何造成的。报刊亭的建设是当年政府允许的,是收了相关管理费的。收管理费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是违法经营?有些报刊亭,经营证到期,更换时却遇到种种阻挠;有些是先有报刊亭后修路,盲道径直穿报刊亭而过,这只能说是政府的规划和管理问题。郑州市在去年年底刚刚完成一次全部报刊亭的整改,今年却又要全部拆除,这无疑是对政府资金的浪费,是行政权力的轻率与随意。而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将报亭的命运止于鼓掌之间,更伤害了公信力。

悖论三,拆的是报亭,更是民生。报刊亭业主大多都是下岗职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小小的报刊亭却是一家人的饭碗。虽然郑州政府做出了看似妥善的安置,主动拆除的给予3万元补偿,并可在环卫工等岗位中选择就业安置,或退路进店。但环卫工的岗位工资一般只有1000多元,怎么可能与报刊亭相比较呢?而公众原来买报很方便,以后进店了,就打破了这种消费习惯,有可能影响利润空间。随着报刊亭轰然倒下的,不只是一些家庭的物质保障。如果一个城市只是外观漂亮,而失了爱民、便民之心,那么这座城市只能是一个冰冷的钢铁森林。

打着美化市容的大旗,不问公民的意愿,拆除全部报刊亭,美化的恐怕只有相关政府的政绩与面子。城市管理,既要管,更要“理”。怎能简单地“一刀切”了事。虽然现在由于手机等电子阅读的普及,报刊亭的便民功能正在弱化,但只要加强管理,规划得当,报刊亭依然是便民的好去处,比如增加交水电费,电话费,订购火车票等功能。既可使我们的城市面貌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又能解决一些下岗人员及孤寡残障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