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慈善超市遇冷的反思

www.fjnet.cn?2012-05-18 18:04? 叶传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有这样一种超市,里面的商品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困难群体还能每月从这里获得免费的衣物食品以改善生活。这就是被誉为“将社会捐助与慈善事业结合的新型社会救助平台”的慈善超市。这个在很多国家大受欢迎的慈善超市,在国内却频频陷入生存困境,济南的慈善超市8年消失22家,一些仍在运营的慈善超市也是惨淡经营。

慈善超市引入中国后,遭遇水土不服,带给我们诸多反思。大概缘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国,谁都不愿意把“穷”字写在脸上。如果对慈善超市进行不恰当的宣传,市民进入慈善超市,就等于给自己脸上贴“穷”字。如此一来,愿意进去的人自然不多。即使有些人想到慈善超市购买低价物品或领取免费赠品,如果手续繁杂,到头来优惠又不多,仍然难以吸引人。笔者以为,慈善超市里的物品,可以分为普通商品和爱心商品,普通商品者可按正常价格向普通消费者出售,盈利资金用于慈善救助,而对贫困人群,则可以持有会员卡,享受打折优惠或免费领取。

捐助不够即“供血不足”,是造成慈善超市运营不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需要慈善超市公开运营成本,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对接,消除人们捐赠疑虑。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多向慈善超市“输血”,从而保证物品捐赠和爱心交换长流水不断线。(福建日报)

——安徽·叶传龙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