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悬浮”假照“照”出了多少真现实?

www.fjnet.cn?2012-05-21 10:07?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网络时代流行“有图有真相”,但随着PS技术的日渐普及,照片成像的“真实性”又有几何?日前,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上的一则名为《南湖沙滩公园绿化景观优化工程完成移交》的信息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这则信息本身并不稀奇,亮点是在配发的图片上。图中五位男性“悬浮”在绿化带和道路上,合成痕迹明显,被网友戏称领导同志都炼成了凌波微步。5月18日晚上8时14分,稿件所涉及公司公开致歉。(5月18日中国新闻网)

从四川凉山州会理县领导“飘浮”“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到河南嵩县县长“悬浮” “视察白云山景区”……官员“悬浮视察”丑闻之所以层出不穷,原因可能有二:要么当事人压根儿就没去过现场,不得不弄张PS照片以应付交差;要么尽管去了,但现场所拍照片效果不佳,有损领导“光辉形象”,因而需要“技术处理”。但即便是后者,即便“领导视察”是“真”的,也无法推翻照片造“假”的事实,以及由此带给外界的恶劣观感。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这是我党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近些年,中央更是不断下文要求各级干部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但依笔者观察,这种“现场视察”或“下乡调研”大多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沦为官员的“表演秀”。一些官员即使到了基层,多数时间也是坐在会议室里“听报告”,有时甚至花在路上的时间比在现场“视察”的还多。在这些官员看来,视察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出镜登报,以此体现“领导很忙”。难怪有百姓揶揄,“屁股冒着烟,沿着公路转,地方没少跑,就是不见群众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悬浮”的不是照片而是某些官员的作风。

作风“悬浮”影响的不仅仅是照片的真伪,还有政府的公信力。众所周知,政府官网建立的本意在于实现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但从实际情况看,不少政府官网却成为宣传领导风采、展示官员政绩的“橱窗”。为了使“橱窗”更加光鲜靓丽,不仅在信息发布上“报喜不报忧”,甚至违背基本的新闻伦理,对照片进行“处理”造假。这不免使人疑虑,既然照片可以PS,那么机关公文、统计数据是否也可以PS呢?如此一来,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又在哪呢?

“悬浮照”频现,让人忆起臧克家的一段诗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石头烂得更早,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诚哉斯言!相比“御风而行”的官员,脚踏实地的公仆才会被老百姓铭记在心。而老百姓的口碑,难道不比一张照片金贵得多吗?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