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湖南教育厅“三不”回应何以使人愤怒?

www.fjnet.cn?2012-06-13 11:12?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11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个人微博怒斥湖南省教育厅,称其:“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当天,崔永元参加以“乡村教师培训公益活动”为主题的微博访谈,访谈开始前,他在微博中写道:“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八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我们非常愤怒,在此正式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6月12日人民网)

向来以幽默风趣、一脸坏笑面孔示人的“小崔”,这一回对于湖南教育厅的“三不”回应,却表现出出离的愤怒,并以“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的激烈态度争锋相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应该说,在成熟的公民社会中,政府部门与公益组织理当是分工协作、“两条腿走路”的关系。前者一般既“不参与”也无权“反对”后者组织发起的活动,后者行动做事亦无需获得前者的“支持”。然而,湖南省教育厅对于“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回复,却让人读出了某种权力的傲慢与算计,而这正是小崔愤怒的原因。

众所周知,“乡村教师培训”计划自2007年启动至今成绩斐然。其对甘肃、贵州等省份约700名乡村教师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教学水平。而2011年,黑龙江8名官员冒名进京“培训”被曝光并遭退返一事,更是为其树立了公信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教师培训”其实是在替地方教育部门做他们的分内之事,因而即使不积极配合,至少也不该在一旁说些“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风凉话。

然而,如果我们从某些部门扭曲的政绩观角度出发,便不难理解“三不”回应背后的逻辑。在这些部门看来,与公益组织的合作,如若成功了,公众容易念公益组织的好,而将政府的配合视作理所当然;要是合作过程中出现龃龉、摩擦,那么舆论便会习惯性地站在公益组织一边。这种情况下,“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便成了许多地方明哲保身的不二选择。湖南省教育厅这一次之所以遭骂,只是因为将这种“潜逻辑”说了出来。

问题是,这种“逻辑”存在明显的目的背离。需知,政府部门与公益组织存在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公众福祉。因此两者尽管彼此独立,但不必然相互作壁上观,很多时候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有赖双方的紧密配合。这方面最突出例子莫过于“免费午餐”——没有邓飞等人的振臂高呼,便没有“免费午餐”的星星之火;而中央政府若不积极响应,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则“免费午餐”也不可能形成惠及2600多万学生的燎原之势。而要想使“乡村教师培训”成为第二个“免费午餐”,没有官员政绩观的转变是难以想象的,这或许是小崔发怒的另一层原因。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