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岂能任招聘猫腻蚕食公平?

www.fjnet.cn?2012-12-19 09:00? 蒋璟璟?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网帖质疑某银行校园招聘存在“猫腻”,指出从该银行官网下载的面试名单,其备注一栏写着××领导、官员朋友等关系,并上传了截图。17日,该银行证实,网传“关系名单”属实,其为“内部资料”,是员工误上传官网,目前资料已被删除。

一次次曝光之后,即便是最骇人的丑闻,也只能引得观者一声嗟叹。你我生活的周遭,内幕重重的招聘,已让人见怪不怪,审丑疲劳。

那些量身定制的“报名条件”,那些欲加之罪式的体检筛选等等,早就粉墨登场……或许可以说,在“规则时代”的外表与“关系社会”的内核之间,许多招聘早就失去公正的底线。

即便如此,该银行的“关系名单”,还是给污名化的“招聘”添了耻辱的一笔。真相细节固然尚无定论,但“标注背景”的举动本身,已足够将涉事方的阴暗“小心思”坐实。其实,就操作来说,“名单风波”本无甚惊奇。只是考量到该银行相对纯粹的商业基因和市场意识,仍不能免俗地随波逐流,不免愈觉悲哀。

银行招聘人才,本该守住“择优录用”的公平原则。但现实中,该银行却对许多关系户大开方便之门。个中缘由,从某些怪现状中不难窥见:官、商区隔暧昧;营商者为赢竞争,乐于以各种手段维护好“官方资源”;而公权者履职缺少约束,暗中寻租风险缺乏……凡此种种,归纳来说无非是:若企业自主不受尊重,则招聘公平难以实现。

拼爹招聘,是以牺牲人才储备质量及企业清誉度为代价,来维护与权力的良好关系——直白点说,就是用“人情投资”换取日后关照。

毋庸讳言,此等利益交换,只有在不够规范的官商格局内,才得以发生。今天,当“提倡规则”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信仰,招聘领域频现的内定、舞弊等丑闻则反证着,我们对规则体系的建构力度,仍不足以打消某些人“私相授受”的投机冲动。

也得承认,在任何时候,“子以父荣”都是最寻常不过的事儿。只是,这种发端于人性的“亲情扶持”,绝不该寄生在市场内生的竞争规则中,乃至演绎成小群体蚕食公众利益的盛宴,否则只会灼伤公平的肌体。

而今,该银行回应称:“正在核实情况,如有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但愿此言不虚,毕竟,萝卜招聘广受抨击,有错必纠,是拯救声名的第一步。而除此以外,彻底平复此轮招聘风波,无疑也有赖于官商共生逻辑的净化。

有猫腻,不该成为招聘的常态。无论是公考抑或企业招聘,都应努力体现机会公平,营造更为公允的竞争环境。唯有如此,“拼爹”“萝卜”才能从招聘的前缀中被剥落,而公平也能触手可及。

(相关报道见12月18日《京华时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