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避孕套当创意本身就是创意贫瘠

www.fjnet.cn?2013-07-01 10:03? 张铁鹰?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策划与创意”课老师黄果,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中,出了这么一道题:“避孕套的用法(至少写15种)。”他表示,自己的出题意图是“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6月28日《海峡都市报》)

我注意到,网上对此进行“声讨”的人很多,有的说黄果老师无聊,有的说其是在炒作,有的甚至说“出题老师极度色情”,建议学校将其开除。

网友的一些表达可能偏激,不过,我也不认可黄果老师将“避孕套”入题的做法,就像有的老师说的,将“避孕套的用法”换成“吸管的用法”也一样,既如此,为何非要用“避孕套”入题呢?

在我看来,用“避孕套”入题,至少有两个不足。一是不具典型性,以之入题有失公平,对其缺乏了解的学生,答起来会吃力。实际上,就在考试进行时,即有女学生向黄老师求助,没见避孕套不知如何作答。二是避孕套一般与性相联系,以此入题有涉“黄”涉“性”嫌疑。既然用别的东西也一样,非得用一个敏感的性用物品来做题目,实在没有必要,甚至,还有炒作的嫌疑。

大学生们也应该学习性知识,但学习性知识与“创新思维”是两回事。一提创新思维就拿“性”说事,就要上“套”,这本身即表明老师缺乏创意。(海峡导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