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手机版:|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以法治之力扶起“摔倒的道德”

2013-12-09 09:35? 胡小静?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人民日报评论版12月6日刊出的《破解“扶老人困局”需要三个支点》,对“谈扶色变”现象做了精辟分析,读者评价甚高。这里不避续貂之嫌,接着议论几句。

见摔不扶、临危不救,照见道德的“摔跤”,折射出道德“保障因素”的不给力。尤其是,施救既不是一项强制义务,又无法豁免因救助产生的法律风险,因此避而远之成为“理性选择”。要真正疗治“扶还是不扶”的道德难题,除了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还应弥补法律在设置救助义务、风险分散与救济上的不足,用法律为道德“撑腰”。

从法理学上讲,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必须承担必要的社会义务,包括对他人的救助义务。在我国,临危救助大多只是在道德层面上进行鼓励,缺少法律明文规定。相较而言,国外通行做法是将见危不救入罪。比如俄罗斯,《俄联邦刑法典》规定,在他人的生命或健康处于危险中且因年幼、衰老、疾病或者孤立无援而不能自救时,行为人故意不予救助,则可施以拘役、劳动改造和罚金。不上升到法律义务层面,约束力肯定会打折扣。

针对救助者在施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国外也多有责任豁免规定。德国法律规定,若是因为善意救助造成伤害的,提供救助者可以免责。这种分散、规避救助者法律风险的做法,为善意行为的抒发提供充实法律支撑,能够有效弥合“临危不救助”、“救人反遭索赔”所导致的社会道德与诚信秩序的缺口。在我国,类似的责任豁免规定尚未制定,虽然多数省市已经颁行有关见义勇为的政府规章,但内容多为对其资格的申报确认、表彰奖励等内容,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责任救济保障规定。

法谚有云,法律不该责备善良诸人的救助行为。像扶摔倒老人这种道德与法律的高度重合的问题,法律应及时跟进,用法律规范重塑社会价值观,用法治善意的释放促进社会善念的复归。就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增设危难或紧急情形下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定,同时借鉴国外立法设置救助者责任豁免条款,合理分散救助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立法之外,司法环节也应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在具体个案中,公安机关应尽可能搜集和保全证据,最大限度还原事实真相。在诉讼阶段,法院应综合衡量相关涉案因素,合理设定当事双方举证负担,谨慎适用自由心证做出裁决。个案的司法释明作用,同样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心理上的正能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