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东 摄影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近日着实火了一把。340余户、1300多万元的分红,“钱墙”的新闻,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媒体显要的位置,大大吸引了读者眼球。真是羡慕嫉妒恨,啥人都有。 “数钱数到手软”。我们为建设村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叫好,为地处大凉山的建设村村民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叫好,为建设村有村支部书记金洪元这样的带头人叫好,更为建设村能走出“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而叫好。 “叫好”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这则巨额“分红新闻”背后隐藏的隐忧。说实话,随着城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不知道有多少农村每到年底都有分红,有的可能比建设村1300万要多得多,只是没有被媒体曝光而已。也就是说,对吸引眼球的这则“分红新闻”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数字上、看热闹上、羡慕上,而要看到这则新闻背后一个巨大的命题——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 解决中国农民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像凉山州建设村这样,把土地通过流转集约化经营,农民入股建立合作社,一是农民没有离开土地;二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减少了农民分散经营的风险。这当然是好事,因为不仅解决了农民生存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未来的发展问题。的确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因此,这种分红的路子更值得去学习、去效仿。 但是当下,同样是农民,同样是土地问题,“一锤子”或者“几锤子”买卖的土地分红现象,务必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种做法隐患无穷。 记者曾经生活的南方某省,要建一个特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占用了大量的良田肥地,当时的做法是给占用了田地的村屯一次性补偿,村民再根据各家所占的面积分红,也没有新开垦的土地补偿。可以想象,九十年代初,有些人就分到四五万元,甚至把户口“农转非”。这一下,有的村民一下子变成“金凤凰”,腰缠几万元,买了摩托车、BB机,每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更离谱的是有的甚至将当年在农村的糟糠之妻都不要了。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不长,分红补偿来的钱花完了,土地也没有了,几年的晃荡也没有学到什么新的生存技能。接下来的日子就天天上访,从村到镇,从镇到县,从县到市,从市到省,一级一级甚至到北京。好多年下来没有间断,由于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异常苦恼,尽管耗费了不少人财物力,但直到现在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样的例子其实绝非少数。很多靠“土地财政”发展的地方,一些村子几乎借发展之势卖光了土地。没有看到未来隐忧的一些村民,因每年能坐享红利,一时日子过得很自在,有的还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当地的干部受政绩观影响,“先做大了财政再说”。我们试想,这些村民一旦土地卖光了,分红用完了,当地产业如果没有发展起来,就业问题没解决,别说发展问题,连养家糊口都难。其实,这样的例子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待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样是分红,同样是面对“钱墙”的新闻,其背后的路径、本质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在为凉山州建设村这样既解决了村民生存问题,又很好谋划了未来发展之路而产生巨大红利叫好的同时,千万警惕那种“一锤子”买卖的红利路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留隐患。 |
相关阅读:
- [ 01-17]围观“土豪村”后的思乡之情
- [ 01-16]四川凉山“土豪村”1300多万哪里来?养猪、种菜、投资工业
- [ 01-16]“土豪”村分红的成功不难复制
- [ 01-16]“土豪村”现金堆遮不住“童工之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