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环境保护部分,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两个“硬”字: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于以雾霾为首的环境治理的坚强决心和清醒态度。 关于环境保护,这些年来,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失之于软:一方面我们时常聆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之类漂亮的环保话语,另一方面,我们又无奈地看到环境日见其脆弱和恶化。这种“口头环保主义”,亟待硬措施、硬办法来破解。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最应该终结的是“不可治理状态”。多年以来,几乎人人都知道环保重要,口头上也是言必称环保,但是动真格者并不多见。地方政府为了财税收入、GDP、招商引资、届内政绩,往往作出牺牲环境的选择,还堂皇谓之“发展的代价”。企业为了利润在排污方面大昧良心,也是常见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专司其职的环保部门面对公众的批评竟也大喊冤枉。事实上,不只是地方环保部门拿一些排污大户没有办法,而且就连环保部督导组下去检查也遭遇过被企业拒绝、驱赶的命运。 治污必先治官。要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最需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必须把环境保护的责任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的筐中,通过制定科学严格的考核体系与各级官员的升降挂起钩来,才有可能让地方政府官员、地方环保部门的官员强化环保责任,落实环保措施。 要终结“口头环保主义”,还需要硬监管、硬监督。地方政府是真抓环保还是假抓环保,有必要让全社会进行监督。环境保护也是全民共同的责任,本来就需要吸纳民间智慧、调动民间力量。全社会拧成一股绳,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那么无论是企业偷排的伎俩、个人不珍视环境的做派,还是地方政府的管理失责,都将会遭遇强大社会压力。 |
相关阅读:
- [ 03-05]昌盛排污 环保沉默 山西介休何时出拳治霾
- [ 03-04]傅莹:我在你脸上看到了阳光 环保法今年再次审议
- [ 03-04]大数据推介会持续“发酵”“环保、媒体云”相继落户高新区
- [ 03-04]人大代表为环保支招 推广双燃料汽车每年或单车减排3.4亿吨
- [ 03-01]重庆街头行为艺术宣传"阻击雾霾 节能环保"
- [ 02-28]中国治霾困局追问:环保监管“去哪儿”了?
- [ 02-26]环保组织抗议日本捕鲸后再行动 拟叫停澳洲捕鲨
- [ 02-26]关注新能源及污染物治理 政协提案建议加快修订环保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