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推进制度反腐,怕什么官员“机灵”?

2014-03-21 15:48?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2020年之前要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此举被认为有助于反腐。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官员已陆续通过各种方式将房产处置。广东某市一位国税局官员透露,他的房产已处置完毕,目前名下只剩一套房。“谁会等着联网后上面查到自己,傻子也不会这么干。”(3月20日《华夏时报》)

反腐高压之下,官员转移、隐藏财产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12年,伴随着“房叔”、“房婶”的接连被曝光,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就曾相继出现过政府官员抛售房产潮,有人甚至一次就甩出八套之多。对于那些寄希望通过住房信息联网推进反腐工作的普通民众来说,官员们提前转移房产,该卖的卖、更名的更名,的确是件令人泄气的事,那声“官员们都很机灵”,更是透露着某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无力感。

但话说回来,公众对此也无须过度悲观。毕竟,住房信息联网并非反腐的唯一手段,其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反腐一个领域。应该看到,联网工作虽尚处于爬坡阶段,但其积极效应已经逐步显现:一方面,官员抛售多余房产将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有利于促进房价的进一步理性回归;另一方面,联网虽然不可能立即使腐败官员尽数“显露原形”,但毕竟压缩了其藏腐的空间。而且,相比将房产捏在自己手中,报道中提起的那些规避方式终究是有风险的,说不定哪天就会遭遇亲戚反水、小三举报。

基于此,对于联网的作用,我个人还是看好的。舆论与其过度担心官员“太机灵”,不如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相关政策制定者以及地方政府在住房信息联网这件事上,究竟诚意几何,是在真心推动还是“暗中阻挠”?

之所以有此发问,是因为公众曾被“忽悠”过一回:2013年2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在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完成后,将在2013年6月底把住房信息联网工程扩展到500个城市,但是大限早已过去,该计划却爽约。尽管这其中可能存在专家们所说的各种实际困难,但这种一拖再拖的做法还是不能不令人心生怀疑:大幅变更联网“路线图”是不是为了给官员处理房产争取时间?而之前“以人查房”反腐监督在一些地方的受限,也在客观上加剧了这种担忧情绪。

换言之,如果政府真心站在反腐、防腐的高度来看待、落实住房信息联网工作,那么就算实现联网的时间晚几年,“机灵”的官员提前闪转腾挪,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要知道,反腐倡廉本来就不是靠一招一式可以实现的,如果联网之后,财产公开、阳光政务等后手能够一个接着一个的推出,那么根本不用怕官员“太机灵”。因为官员的所谓“机灵”,不过是由于狡兔三窟,而制度反腐的要义恰恰在于堵住官员可能隐藏腐败的所有渠道,令其整个暴露在“聚光灯”下,那样的话,官员再“机灵”,能逃出如来佛的掌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