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高校办学指挥棒的高校重点学科审批始于1986年。随着时间推移,重点学科审批的争议越来越大。行政过度干预、审批严重走偏,屡屡发生一些高校为评上重点学科,弄虚作假、公关评审等违规行为。(4月2日《人民日报》) 高校重点学科评选和审批曾对引领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起到过良好的指引和推动作用。不过,因权力运用不透明、审批黑箱化以及攻关密集化,而导致审批的功能紊乱,最终让高校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高校想尽法子弄虚作假、打点攻关;另一方面,审批方无法拒绝诱惑、不能把握标准,这些无疑都加剧了重点学科审批的“异化”。 这是一种有悖于良好初衷的双输。许多业内人士感叹,学校整天为“受审”发愁,为重点学科建设不惜花巨资挖人才、引团队、公关评审,可谓想尽办法,还是难以看到重点学科建设的实效。最终国家投入的资金支持被浮躁且流于形式的办学竞赛所消耗。 更大的损失在于,这种审批模式反过来又对学校发展产生干扰和误导。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影响了教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尤其磨平了教育应当注重的差异化。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的及时发布,使备受诟病的高校重点学科审批画上句号。然而折腾式审批结束后,高校如何实现自主与理性发展,依旧值得有关方面认真思考。对于牵着扶着走惯了的人,面对突然放手,希望不会出现不知所措,应该坚定决心、稳步前行,最终实现自由奔跑。 但愿我们高校不要耽于“转型的烦恼”。放开审批的手,不要怕摔跤。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于从失败中站起来。放开了审批的手,也不能急于求成。高校应该从此不为社会虚名歪利所动,努力遵循教育规律,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对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发展前景做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不受干扰地一张蓝图走到底。放开了审批的手,是否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历史的评判。 □ 采桑子(武汉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4-02]“特招”欲公平 关口须前移
- [ 04-02]教育公平不只是农村娃上名校
- [ 04-01]最高法“不拘一格选法官”开了好头
- [ 04-01]高校食堂能否售卖半份餐
- [ 03-31]“扶不扶”,清华有答案吗
- [ 03-31]南大女硕士端盘子,你会嘲笑吗?
- [ 03-28]美国高校如何公布就业率
- [ 03-27]教授评审权下放实现多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