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福州古三座公交车站,有两位八旬老爷爷和老奶奶坐公交车时,因不知年轻女子小陈是孕妇而指责其不让座的行为,引发双方口角。后经派出所民警调解,双方达成谅解。(4月10日《海峡都市报》) 老人在公交车上指责他人不让座的事时有发生,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就事论事,不可妄加指责。在笔者看来,发生在福州古三座公交车上的同类事件,当事双方都有责任。老人指责小陈不让座,负有凭主观臆断做出错误判断的主要责任;小陈凭着姣好的身形,不容易使人相信其是孕妇,负有客观隐藏真相和解释不清的次要责任。但从起因和经过看,造成最终因误会而争吵的根本原因,还是双方的互不信任。 城市发展后,公交车成了市民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这就增加了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概率。老人、孩子和孕妇都是公交车上需要被特别照顾的对象,都需要尽可能坐到座位上,以保证安全。怎样才能避免矛盾发生?笔者认为,在“抢座”方面,老年人需保持大度,体现“爱幼”的风格;孕妇和孩子要显示善意,保持“尊老”的美德。交流中互相包容,老人心里自会多为孕妇和孩子着想;年轻人心里多想着尊老,社会才会形成和谐氛围。 八旬老人表达对座位的需求,不算过分,可她不该质疑小陈的合理解释;小陈的委屈固然可以理解,但在没弄清楚老人说话的内容时,也不该怀疑老人的善意。哪怕对峙双方有一方能多些包容之心,不愉快的争吵恐就不会发生。公交车对老、弱、病、残、孕的优抚待遇,需要每个相关角色真诚维护。社会赋予弱势人群的关爱,若是因某一方的一己私欲而遭到破坏,何其可惜? 公交车上,“尊老”“爱幼”皆可贵。既然他们都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旁观的乘客是否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化解尴尬,树立信任与包容,降低发生摩擦的可能?诚然,道德判断需要社会舆论来维系,可人的内心的善意和信念,同样可以影响善行,同样足以接纳尊敬! |
相关阅读:
- [ 12-12]面对让座者被讹200元,少一点愤怒 多一点奋行
- [ 11-18]让座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 [ 10-09]“让座门”何时休?
- [ 09-28]“让座立法”不能超越可操作性
- [ 09-28]公交立法:抹杀“让座”中的互助精神
- [ 09-28]“不让座就下车”是立法崇拜
- [ 09-28]别把公交和乘客的契约精神赶下车
- [ 09-28]“不让座赶下车”缺乏法理依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