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经历过岁月风雨,见证过朝代更迭;百年老屋,更是一个家庭繁衍生息的场所,一代代人在老屋里出生长大并走出老屋。只要百年老屋还在,家族的根就在,乡土风情就在;只要老屋还在,乡情就有所寄托,人心就有所安放。 在此方面,冯骥才说得好:拆除老屋,拆除的不仅仅是建筑,破坏的也不仅仅是自然,更是祖先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风土人情,是故乡、故土、故人的血脉感情,是民族文化的“根性”。 最近十年,我国平均每天消失80个村落,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最近30年,四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而百年老屋,是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是乡愁的载体,一旦拆除,就再也无法复原;这样的损失,是根本无法弥补的。 去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会议强调,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但问题在于,如果拆除了百年老屋,乡愁又何来容身之地? 留住百年老屋吧,留住我们的乡愁。 |
相关阅读:
- [ 04-08]文物护身符让北京留得住乡愁
- [ 03-20]留住“乡愁”,不能千城一面
- [ 03-19]藩篱、鸿沟与乡愁
- [ 02-25]闽南语进课堂是教育寻找乡愁
- [ 02-25]“空心乡村”靠什么填实
- [ 02-13]“用工荒”是对“权益荒”的无声抗议
- [ 02-11]传统村落消亡,“乡愁”何处寄托
- [ 02-11]“回不去的故乡”何以绽放梦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