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容的新闻报道,将永远存在。作为传播介质的纸张,可能发生变化。“报”不是因“纸”而生,也不会因“纸”而歇。 新闻人,无论是报人、广播人、电视人,还是网络人,做出最优秀的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任务。成功的传播者,一定既是优秀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善于利用新型传播介质的高超融合者” 报纸的生死问题,新闻界已经热议多年。去年岁末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决定停办新闻晚报。全国报界感同身受,报纸的生死问题终于由议论变为现实,由外国进入中国。虽然停办新闻晚报只是一个报业集团避免内部竞争的决定。 其实,报纸之为物,可以一拆为二:报与纸。报即新闻报道,是内容;纸即承载内容的介质,是渠道。不管传播技术如何发展,传播介质——渠道如何变化,报,即新闻报道的内容将永远存在,永远需要。而纸,即传播介质、传播渠道,则一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史。而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深刻地影响着、甚至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结绳记事太过久远,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已经难以寻迹。 目前有实物可考的最早传播介质,当推甲骨。用甲骨记文,彻底改变了口口相传的传播内容易变性和传播范围狭小性。甲骨文改变人类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可能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此后,竹简记书、纸张发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乃至于电波、视频、激光照排、网络传播等等,传播介质或者说传播渠道,不断推陈出新,或者新旧并存,但是传播的内容,特别是优秀的内容,却一仍其旧,永远流传。如孔夫子的《论语》,最早记于竹简,但是即使在网络时代,论语仍然一字不改,照样流行,甚至解读论语,都成了一门时髦的学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必需品。至于承载新闻报道的介质是纸张、是电波、是视频,还是网络,可以另论。比如竹简,虽然承载过中华文明的经典《论语》,但是今天人们已经不可能拿着竹简去阅读了,除非作为工艺品去欣赏。同样,线装书也已经成为一种带有艺术品性质的存在,不再是承载内容的常规介质。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作为内容的新闻报道,将永远存在。作为传播介质的纸张,可能发生变化。“报”不是因“纸”而生,也不会因“纸”而歇。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社会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社会文明的越来越进步,人类社会对新闻报道的内容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即使是最新的传播介质,网络,也有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之分,移动终端还有手机与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机之不同。传播形式则有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等。技术发展的趋势表明,传播介质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更迭正方兴未艾,突飞猛进,将永无止境。 与此相应的另一个问题,新闻传播业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一些相信新媒体万能的人,主张内容为王已经过时,渠道为王正当其时。 从传播的角度讲,内容永远是第一位,渠道是为内容服务的。传播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把内容传播得更快、更广、更远。传播技术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最新最佳的传播渠道,都只是决定如何把内容传播出去,而渠道中流的是清泉、是浊水还是污水,则是由水质——内容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渠道可以是金,内容永远为王。 网络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互动强、链接广。但是,优势其实也可能是劣势。传播快使得真假混杂,泥沙俱下;容量大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强大的互动性则使信息的确定性难以存在,对信息的分析解读矛盾杂乱。这就需要职业新闻人对信息进行选择、核实和解读。选择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应该关注而尚未关注的信息,这就是进行议程设置。核实信息的真假,以建立网络时代极其稀缺的公信力。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这就是进行舆论引导。这种选择、核实和解读的工作,任何个人都难以胜任,需要专业的团队才能承担。谁的选择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谁的核实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谁的解读能够让受众析疑解惑,谁就能够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即使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也无生存发展之忧。 新闻人,无论是报人、广播人、电视人,还是网络人,做出最优秀的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任务。至于利用什么介质来传播,是纸张、电波、视频,还是网络,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什么好使用什么。第一个使用新介质的是勇敢者,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成功的传播者,一定既是优秀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善于利用新型传播介质的高超融合者。 |
相关阅读:
- [ 04-15]媒体揭露腐败现象算啥“能量”?
- [ 04-15]打击新闻敲诈呼唤强化媒体“自律”
- [ 04-09]新媒体与公共外交:运用好民间的声音
- [ 04-04]打一场硬仗 树媒体公信
- [ 04-02]鬼谷子对媒体的三个忠告
- [ 04-01]“周一见”: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和媒体的边界
- [ 03-31]文章的自媒体公关管用吗?
- [ 03-28]勿让媒体成为“贪官”挣扎的避风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