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 “国际家庭日”,或许是借了这个特殊日子的东风,抑或纯属巧合,这几天来一些关于家庭生活变迁的调研结果纷纷出炉。比如,一份历时3年、跟踪了300多对夫妻的调查显示,如今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妻中有27%的属于婚龄在3年内的新婚群体。由此,新词“三年之痒”应运而生。紧随其后,“三年之痒”会不会代替“七年之痒”,成为当下一些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其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成熟社会,每一个婚后家庭都有其天然的生命周期。婚姻是有规律的。不应该用所谓“七年”、“三年”去框定它,更不应该过分放大这个问题。很多婚姻家庭问题是可以化解的,剑拔弩张只是一时。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越是身处速变社会中,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越是不得不承担起“社会稳压阀”的作用。而一旦这种压力化解不好,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冲击。而化解压力、减轻各种社会问题可能给家庭带来冲击的前提,就是必须正确认识婚姻家庭现状背后的真问题,而不是模棱两可做判断,或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性研究结果。比如,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的研究,当前中国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并非体现在单身、单亲、同居、非婚生育、再婚家庭、自愿不婚不育家庭增多等“西方特征”上,而是体现为流动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轮养家庭、拟单亲家庭、临时扩大家庭和新联合家庭等新家庭形式。 当前更重要的是,积极地推进婚前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这从如今高校乃至社会上关于婚姻家庭的各种课程、工作坊受到空前欢迎中可见一斑。诚然,人们从小可以从自身家庭生活甚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习得最基本的婚姻家庭、性别角色知识,但仍难说就具备调适家庭人际关系、教养子女、管理家庭经济财务、应对家庭压力和危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需要专业、系统的输入,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和训练的加入获得支持。 给现代人解压,让现代人准确理解婚姻与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关涉整个社会。与其动辄给婚姻戴上“×年之痒”的帽子,不如静下心来,在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和道德观方面下些工夫,为整个社会的成熟和稳定做点实事。 |
相关阅读:
- [ 05-20]也许,最美就是守住“人之初”!
- [ 05-20]“最美家庭”诠释“最美家风”
- [ 05-06]家庭寄养要给社会组织留足舞台
- [ 04-29]多抚慰失独家庭,莫消费他们的痛苦
- [ 04-28]对失独家庭要有全面保障机制
- [ 04-28]多抚慰失独家庭,莫消费他们的痛苦
- [ 04-25]家庭投资教育不必“高调”
- [ 04-23]未成年人监护干预需程序激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