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修改旅游解说词不能“自说自话”

2014-07-29 09:20:35?杨绍功?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内部文件,要求景区和旅行社在讲解民国历史时尽量使用中性词汇,以照顾台胞感受,方便台胞理解。文件曝光后引发网友质疑,有网友认为照顾台胞感受不能不尊重历史和政治话语。面对质疑,南京市有关部门先是承认通知有瑕疵,后又宣称该通知为擅自发布,已经撤回并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从出台文件到认错追责,南京有关部门应对舆情的反应可谓迅速,但如此纠错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当地先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修改解说词,受到舆论压力后,又撤回文件追究责任人。自始至终,都是政府层面的自说自话,而忽略了决策首先应征求民意。修改解说词,本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改与不改,其实不妨先听听更多人的意见。

当前,关于修改解说词最大的争议,不仅在改不改,还在相关部门的态度。相关部门先说改,进而自我批评说有瑕疵,最后自我追责。“红头文件”发而复收,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如此态度暧昧、前后不一,还容易带来误解,反而把相关问题复杂化,助长一些将问题上纲上线的言论。

部分景区解说词可能引起游客的心理不适,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对部分历史的解读存在差异,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称呼、提法都可能不一样。不同的提法对应不同经历和认识,在向台胞讲解时,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南京旅游局提出尝试性的解决方案,可谓对这类问题有应有的重视。

既然现实问题不容回避,相关部门也想积极解决,就不妨借机讨论一下,要不要改和怎么改。适当调整历史解说词,选择一些中立的、大家都能接受的用语,本是很人性化的考虑。在部分网友的反对声中,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他们认为,一些业已形成共识的内容,可以选择中性表达;一些仍有分歧的内容,可以考虑多加几句解释,甚至摆出双方的表达。如此适当地调整讲解的形式,只是服务技巧方面的改进,不会被扣上“篡改历史”之类的帽子。

尊重历史是最好的包容,但历史不是单面的,理解也不应该是单方面的。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各方面的融合也在日益加深。无论是大陆居民到宝岛去,还是台湾同胞回大陆来,时间不是一两天,事情也不仅限于到处看看、听几次讲解。在不同的地方,听到不同说法提法,有利于两岸同胞更全面地认识共同的历史。相关的共识,也正需要慢慢在这些碰撞中得到沉淀和巩固。

其实,解说词争论的解决,或许可以延续我们解决相关分歧的办法——让更多沟通交流化解争议。无论是在海峡的这边还是那边,实质性的日常交流和充分的意见沟通,才是走向共同目标的桥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