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手机版:|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领导带头能否成为带薪休假催化剂

2014-10-09 07:15:16?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提出,《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国务院本身应该率先垂范,由国家统计局年内对我国带薪休假落实现状做全面调查。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依法休假表率,带头休带薪假。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若不能落实带薪休假,要发给职工三倍工资。(10月8日《京华时报》)

在我们的传统眼光里,领导干部应该是勤奋工作的榜样,但是,依法休假是领导干部的权利。领导干部带头休假、督促公务员休假,通过领导带头休假引导社会休假潮流,落实法律法规与民众年休假权利,倒是一件好事。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带动其他公务员休假,一来可以调节公务员身心,二来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三来可以引导社会休假氛围,应该是多赢的结局。

不仅领导干部有假难休、公务员休假权利被打折扣,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节假日更成了某些企业让员工加班加点的“黄金机会”。不谈年休假、就是法定节假日与休息日的休假权,在一些用人单位都是形同虚设。不论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休假都有明确规定,但劳动者的“休假权”落实情况依然不理想。有调查显示,仅22.6%网民能全休52个周末,就颇能说明问题。就连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也只是说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现实休假生态中,不少用人单位喜欢宣传、鼓励加班加点工作的员工,而缺少对休假权利的激励保障措施,劳动者加班加点工作被认为是先进典型。员工争取休假权利被认为是不爱岗敬业。在这样的语境下,有多少人出来捍卫休假权利,与重加班轻休假的潜规则叫板呢?即使一个单位有几个争取休假权利的人,也会遭到整个团队的排斥。这一点从有的公务员的话语中得到验证:“休假制度执行很难。一是工作脱不开身,二是领导不休假,一般职工也不好意思休假。”

因此,蔡继明建议领导干部带头休假,不仅是为了保护公务员的休假权利,同时也是推动形成社会休假氛围的催化剂。通过领导干部与公务员带头休假,培养公众的休假习惯,带动社会休假潮流,也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换个角度看,如果说公务员休假权利可以通过政府强制得到保证的话,其他员工的休假权利如何落实呢?劳动法已经颁布19年,劳动合同法已生效6年,保护劳动者休假权利是早已说滥了的话题,但法律法规并没有被用人单位敬畏。用人单位剥夺员工休假权利,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模糊加班概念,员工被全勤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碰上经济不景气,企业裁员的时候,员工更是不敢同老板谈薪论假。

虽说劳动者休假权利被打折扣,与“重工作轻休息”的大背景与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够有关。但是,就业形势严峻,员工与企业之间权利地位普遍不对称,是不争的事实。劳动者为了保住饭碗,明知用人单位剥夺休假权利违法,也不敢吭声。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话语权。

从这个意义上讲,蔡继明建议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值得探讨与实践。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带头休假,保护公务员的权利。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与其他公务员不能只顾着自己休假,而要积极营造依法休假的社会氛围,引导休假潮流,唤醒劳动者休假权利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维护所有劳动者的休假权利。对克扣劳动者假期的用人单位,提高其违法成本,启动问责程序与法律程序。通过法律制度的力量落实普通劳动者的休假权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