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手机版:|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向特产雷同的低层次旅游经济说不

2014-10-10 08:58:05?杨英水?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国庆节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成熟的景区不应允许假特产的存在。特产雷同,表面上似乎只是在打擦边球,实际上却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另外,景区特产打的是当地景区的牌子,景区与产品的联系,也是其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挂羊头、卖狗肉”,破坏了商品 自身的价值,违背市场精神与违反了相关法律,可能一时会盈利,但长久发展下去,一定会败坏景区口碑,砸了景区纪念品的生意。

那些畅销的特产何以引起跟风模仿?关键还是其接地气的特色。形成这种特色,重要的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真正理解一个地方的内涵。当我们的特产扎根于景区自身的文化理念,而告别一种功利性的跟风,属于景区特色的特产才可能越来越多元。因而,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尽早提高恶意盗用其他景区特产设计的法律风险。唯有市场机制给出这种优胜劣汰的鲜明信号,以法律之手保护真正的地方特产,才能有力保障特产开发者的创造热情,给特产市场注入生机。(福建日报)

——湖南·杨英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