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批评说成“骂”,怎么就不考虑自己的影响力会让这个说法产生“放大效应”呢?】 昨天出刊的《中国新闻周刊》有一篇对郭敬明的采访,其中谈到了社会批评。郭敬明说自己不擅长这个领域。但是读完这篇访谈,觉得郭敬明其实还是比较擅长批评领域的工作的,他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也是一次批评实践,多少也表现了他的批评底色。 记者提问说,对权钱交易等社会负面现象,“你永远没有想要用我的公众身份来说一些话,来帮助社会做一些矫正或有些批判性的东西吗?永远没有这个欲望吗?” 郭敬明答道:“我们有所谓的公知,他们对社会现状、权力结构有清晰认知和鲜明观点。但是我不懂,我不知道我的观念看法是否正确。因为你的影响力太大之后,你轻易说一句,会有放大的效应。在这么多不确定的情况下,我干脆就不表达,我去做好我的事情。”很谦虚,对批评这件事也很谨慎。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态度,是一些社会批评者还比较缺少的态度。 但是,话题转到韩寒身上后,这种谦虚和谨慎就看不见了。“……就算你喜欢韩寒,崇拜韩寒,但是如果这个国家13亿人都是韩寒,你觉得会好吗?每个作家都变成韩寒那样,是不会好的,每个人就在那儿骂……”这里,批评成了“骂”,“就在那儿骂”。韩寒的社会批评肯定是不完美的,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可以反驳、商榷的,但韩寒的社会批评,其基本态度是理性的,负责任的,绝不是“就在那儿骂”。再说韩寒也不代表所有的批评者。把批评说成“骂”,怎么就不考虑自己的影响力会让这个说法产生“放大效应”呢?或许他就是要放大这个“骂”字?对批评采用污名化的手法,也是一种“批评术”。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转换话题。记者是问郭敬明怎么没见你批评权钱交易,郭敬明把问他一个人的话变成了问全国13亿人的话,好像记者主张13亿人都当批评家似的。记者这样问郭敬明,是希望他借助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批评方面起一点作用,你不愿意是你的权利,但是用不着搬出13亿人口来,因为13亿人中的绝大多数与郭敬明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名声和影响力。 搞不搞社会批评,对郭敬明来说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选择问题、倾向问题,这种选择和倾向,跟他回答记者提问的另一番话的选择和倾向有一致性。 因为郭敬明回答记者说他最尊敬的就是自力更生的人。记者就问:“那你应该很反感富二代、官二代?”郭敬明说:“我认识的富二代,他们在知识、才华、修养等等任何方面都要甩所谓的‘屌丝’十万八千里……”这段话的“批评术”是:说到“X二代”,只说有才华、肯努力的,不说炫富炫权的;说到草根阶层,就反过来,只说不努力的那一部分,不提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这种选择和倾向,也许就是郭氏批评的底色?真正的社会批评,不搞“人以群分”,只以公益和公义作唯一的标准。如果作家郭敬明、导演郭敬明的创作受到无理的干预,批评者也会站出来为他发声的——也许这个批评者刚刚写过批评郭敬明电影的文章。 |
相关阅读:
- [ 07-25]看韩寒走出“公知围墙”PK郭敬明
- [ 07-25]韩寒郭敬明自我写真距离不远
- [ 07-23]韩寒郭敬明为青春电影打开市场
- [ 07-17]“力压”郭敬明?
- [ 06-06]郭敬明不再需要作家头衔
- [ 12-03]华策牵手郭敬明,好吃好看有钱景
- [ 07-07]商业的郭敬明是成功的
- [ 06-28]《小时代》 看到“另一个郭敬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