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公立医院儿科到底“荒”什么

2016-02-05 15:08:37?谢晓刚?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猴年春节前夕,“儿科医生短缺危机”再次引发舆论关注。继一个半月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萝岗院区的儿科急诊停诊后,2月1日,广医二院等三家医院“取消儿科急诊下夜开诊(凌晨2:00~8:00)”的告示,令这场关于公立医院儿科危机的争论推向高潮。(2月5日《广州日报》)

正如有关医院倾诉的那样,儿科医生是个“苦、累、穷,精神压力大”的活儿,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毕竟前来急诊的孩子通常起病急、变化快,孩子自己不能说清楚病情,父母特别紧张,也容易情绪失控。搁谁身上都会觉得压力山大,再加上国内儿科医生普遍性收入低,使各大医院儿科医生难招、难留成为普遍现象。

理就这么个理,但就因为这个医院便取消下夜急诊?我们来看看当下的铁路春运,多少铁路人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有家不能归,有节不能过,为的啥?不就是为了让更多旅客能够回家过节吗?如果他们也来一句,人手少,旅客实在太多,工资也不高,就不增开临客,不加班加点,试想一下,将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无法回家过春节?

那么,公立医院儿科到底“荒”什么呢?业人人士是这样说的:小儿用药少,治疗操作少且难度比成人大得多,在国外收入主要靠医疗技术服务收费。而在国内,医疗技术服务收费就被人为压低。很显然,还是待遇问题。

医者父母心,特别是儿科医院,不是说一定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衡量,但作为公立医院,它所承担的公益属性和行业标榜作用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每一个加入这个队伍的医生,不仅要具备相当的医术能力,更要比其它医院的医生多些奉献精神。无论待遇也好、脏苦累程度也罢,所有的比较都是相对而言,哪行哪业不存在这种差距呢?

公立医院儿科之“荒”还在于制度之“荒”。同为医院,为何民营、合资医院就会运转良好,留得住人才造得起品牌?公立医院关键还在于缺乏必要的市场意识,没有合理盘活公立医院的优势,只一味地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人家的长处对比,如此能不发“慌”吗?因此,公立医院儿科取消急诊下夜开诊之举,难免有耍性子、矫情之嫌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