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红包醉案”暖心场景背后的安全警示 薛家明 “红包醉案”在感动之外,更给公众敲响了安全警钟。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场景支付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乘坐公交车、地铁,仅需手机扫一扫就完成“投币”。顾客在店铺收银台只需手机触一下支付终端,就完成购物,等等。但“祸福相依”,手机与支付的深度绑定,在给顾客带了便捷支付体验的同时,也悄然埋下“支付炸弹”。试想,假若何先生不是发错红包,而是手机丢失,“被发红包”。那么,1.5万元“红包”能收回么? 那么,怎么提高公众的支付安全指数呢?一方面,公众要提高警惕。比如,不要绑定大金额的银行卡,手机丢失要立即注销号码,补办新卡。而不是发短信与“拾到者”讨价还价,等等。然而,提高移动场景支付的安全,不能仅靠顾客的自觉,支付APP也需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如何在便捷、方便的情况下,给移动支付植入更多的安全保障?这就是“红包醉案”的暖心场景背后的安全警示。 [详细] “抢变退”彰显“红包文化”转型必要 陈怀瑜 无可否认,电子红包与传统红包一样,都有着相似的情感与共乐成份,但当一个成千上百,甚至数万超亿元的“红包雨”袭来时,如果我们过于着迷或疯狂地执着于红包的“金钱与利益”层面,就可能让红包文化变味、变质,令其渐失本意。 像这位老班长错发红包能被退,当然是好现象,可如果其中有人不退呢?显然,本为红红火火的开心事,就会变成烦心事。更何况,当一些人执迷于红包的得与失、多与少时,其实,利欲之心已潜藏其中,此时,红包的意义,便远离了初衷,想来这决非我们的红包文化之所要想吧。 红包借助网络而兴盛,在其所催发兴盛的“红包文化”背后,我们也应多些思考与行动——那就是,要让红包止于轻松愉娱的“度”之内。如果让金钱与利益过多地占据了红包的肌理,它就有可能慢慢腐蚀和霉变我们的心灵与社会风气。所以,让斑杂混乱的“电子红包”文化走转型之路,显然应如这拂面而来的春风,越早来到为好。 [详细] 短评: “退误发红包”靠人品更要靠法律 当下红包的功能已经越出了纯游戏阶段,成了一种资金流转方式甚至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因此对微信红包的收发必须要重视起来。不仅要在技术上、数额上、领取流程上做进一步规范,更要在如何索回发出的红包上有严格规范的法律法规支撑。小而言之,可以避免类似的因误发红包误伤了感情,大方面讲,也可以规避新领域的经济纠纷、贪污腐败等事件的发生。(晴川) 莫把红包玩成“包袱” “红包不是目的,开心才是真理”。大家之所以热衷于抢红包,其实过程的快乐更胜过金额大小带来的刺激。微信红包的设置本身,就具有小额性的特点。何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发微信红包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如果拿自己最大的承受能力玩潇洒,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红包变成“包袱”,发红包的累,收红包的也累。(刘昌海) |
相关阅读:
- [ 02-14]“抢变退”彰显“红包文化”转型必要
- [ 02-14]“红包醉案”的暖心场景与安全警示
- [ 02-08]“红包大战”莫忘佳节本意
- [ 02-05]从政务红包看出务实初心
- [ 02-05]忙抢红包险出大事
- [ 02-04]政务红包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 [ 02-04]“政务红包”功夫更在红包外
- [ 02-04]“政务红包”,醉翁之意非卖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