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手机版:|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用慈善组织化解善款退款尴尬

2016-02-26 15:23:10?张枫逸?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四川盐亭县13岁女孩小梁患癌且家庭贫困,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其家人曾称治病后剩余的钱将捐给需要的人。日前,女孩病重不幸去世,家长却不愿意退钱。

近年来,善款的后续处置问题一再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这其中,既有“女大学生朋友圈筹百万善款救父,丧父后转捐剩余48万余元”的感人故事,也不乏当事人因善款处理不当受到指责和非议。

受捐者直接接受捐款,本身就存在不透明、资金难定性等问题,极易引发纠纷,最终受伤害的,往往是爱心。从法律层面看,受捐者直接接受捐款,也没有得到法律认可。如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0条和第11条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是接受捐赠的合法主体,并不包括个人。去年10月提交审议的我国首部慈善法,也对开展公开募捐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但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公开募捐,募捐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慈善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事业。从过去一对一的直接救助,到现在慈善组织的专业运作,这既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更有利于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公众信任,激发更多爱心。善款退款的尴尬,需要借助慈善组织来化解。(福建日报)

——河南·张枫逸/文 闵汝明/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