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如何让“留守的 天空不再下雨”?

2016-04-05 15:35:41?包骞?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日前,在天津大学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以实现“精准关爱”。

当城市里的“小太阳”们正与父母共相厮守时,偏远乡村的留守儿童们却难以与父母相聚,常年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的缺失让“留守的天空”阴雨绵绵。有媒体报道称,一项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活动中,在遭受意外伤害、不想学习以及缺乏父母支持等方面,留守儿童均比非留守儿童要高5至10个百分点。近年来一些关于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的极端性个案,更为社会所关注。城乡发展不均衡之殇却加诸这些最柔嫩的肩膀之上,理应激发全社会凝聚更大力量,加紧解决。

事实上,针对关爱留守儿童问题的呼吁从不绝于耳。早在1999年,这一问题即被提出,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投入了不少精力、物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仅限于走访慰问,逢年过节组织看望,一些公益性组织的上山下乡活动也具有随机性,经常是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们见个面,聊一聊就匆匆离开。帮扶形式的单一化,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窗还未完全打开,帮扶就戛然而止。此次针对留守儿童摸清底数,了解其真实状况,可以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具有积极意义。但摸底只是第一步,让留守儿童摆脱留守的状态才是破解留守儿童之困的应有之意。

众所周知,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下导致的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当下户籍制度改革缓慢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被迫留守的困局有待破解。改变城乡二元分化、突破户籍制度藩篱,是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困局的关键举措。唯有促进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才能化解留守现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以更大力度扶持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重要的是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在一起。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意见》颁布,文件明确提出,要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化解制度等方面的藩篱,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为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让人欣喜的是,目前,不少地方已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使得当地的留守困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是时候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了。深入开展关爱活动,不断完善现行儿童保护法律,为留守、流动儿童的特别保护、社会救助管理提供清晰明确的法律框架,营造全社会、多方位关注的格局,留守儿童的天空才不会下雨。(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