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方言”背后大写的民生情怀
2016-12-08 17:31:4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会‘福州话’怎么也能成为求职的优势?”近日,福州高新区公开招聘59名劳务派遣人员,其中行政审批局窗口岗位招收3人,在其他要求一栏备注“熟悉福州方言者优先”,此举引发不少市民的热议。(12月7日《海峡都市报》) 一个行政审批单位招收3名员工,为啥会引发市民热议,一方面在于这个工作吸引人,同时也在于“方言优先”的前置条件。按理说,在窗口部门应该更注重普遍话才对,为啥要反其道而行之?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不仅大家的质疑会烟消云散,而还会为此点赞。 首先,“方言优先”的前置条件并非针对所有招聘人员,而是59名劳务派遣人员的极少部分。这说明这个前置条件并非是招聘方的“故意刁难”,也不是所谓是狭隘意识。从福州自身发展而言,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从第三批自贸区落户福建来看,也说明福州的开放是实实在在的。而以此给福州扣上一顶固步自封的帽子显然是冤枉。 相反,这个“方言优先”恰恰是福州走向改革开放前沿的佐证。这3名工作人员的岗位服务对象是福州高新区群众。据悉,高新区虽然高新企业较多,但区内仍有许多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而窗口工作人员与该部分市民的交流最多,如果会方言的话,可以消除沟通的障碍,提升办事的效率。由此看来,这是特事特办的一个应对之举,其出发点不是为了限制那些不会方言的外地人,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百姓。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恰恰是福州高新区的精神写照。正如市民客观评价,这是一种服务意识提升的体现。 从方言本身而言,一方水土,一方人。十里不同音,这属于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走得有多远,走得有多久,方言依然会时不时的蹦出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招商引资角度看,如果外商是华人华侨,作为地方政府还得配备一些熟悉他们方言的工作人员,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况且,要求“方言优先”并非抛弃普通话,也不是只说方言,关键是为了方便与群众交流沟通,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从这个角度而言,“方言优先”背后就是一种大写的民生情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