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看待民企跨地域布局 连日来,有关“曹德旺跑了,福耀赴美开厂”的视频和文字充斥朋友圈和各类门户网站,引发热议。事实上,笔者了解到,福耀赴美开厂,已是2014年的事了。福耀在俄罗斯也有产能布局。2013年9月,福耀在俄罗斯卡卢加州的10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项目投产。 另据了解,除了福建福清总部生产基地外,福耀目前在苏州和天津两地也设有制造工厂。目前,福耀65%的产能用于满足国内市场。可以说,福耀的重心,仍在国内。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福耀这样的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在我省县域经济首强县晋江,一股产业转移热潮和企业“出海潮”也在发生。据晋江商务部门介绍,去年以来,已有92家企业奔赴东南亚、南美、欧美等境外地区投资设厂或设办事处,总投资近17亿美元。 笔者注意到,晋江传统制造业企业“走出去”,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到境外设厂,以东南亚、南美居多;一种是在国内其他地方设厂,以省内的龙岩、三明和四川、江西、湖南等为主。事实上,约10年前,出于制造业人工成本、就近销售等考量,早有不少企业走出晋江。安踏、盼盼、361度等一批晋江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均在全国开设了多个工厂,进行跨地域产能布局。这类行为,经济学上通常称之为产业转移。 那么,如何看待制造业企业的产业转移呢? 客观地看,企业赴其他地方布局,是有一定负面效应,其中最现实的是带走部分制造业产能,与之相关的财税也跟着走了。传统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形成的税源外流,如若应对不力,的确有可能给一个地方的产业经济形成“空心化”的隐忧。 然而,就企业行为来说,产业转移,是基于各地要素禀赋做出的决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遵循市场法则做出的考量。一个尊重企业市场化选择的地方政府,是不会用行政手段强行将企业产能留在本地的。 将视野放宽一些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从零起步,积累了丰厚的家底,缔造了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和众多的民族品牌。当前,包括福耀、安踏、盼盼等一批我省民族品牌,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和消化,下一站,就是无法绕开的国际化,通过跨国布局产业链,对全球资源、市场进行重新整合。因此,无论是福耀赴美设厂,还是大量晋江企业在省外、境外设厂,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是再寻常不过的企业行为和经济现象。 不过,面对企业的产业转移热,地方政府也并非无可作为。晋江有三个做法值得关注—— 智能化改造。当地传统制造业,都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用工成本一项,可谓事关企业利润率高低。鉴于此,针对可以提升自动化水平的企业,晋江大力倡导和推动企业以机器换工,尽量缩减用工需求。几年来,当地已有超过200家企业执行了这一策略,大量产能留在了本地。 发展总部经济。制造业企业赴省外、境外布局,是综合了销售、物流等多方面的考量,实施跨地域多厂发展战略,也有利于在经营层面控制风险。针对这一局面,晋江倡导企业将总部留在晋江,发展总部经济,当地大量龙头企业响应号召,纷纷将总部设在本土。由于企业总部有结算这一高附加值环节,因此,大量税源留在了本地。 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近年来,晋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量。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传化公路港物流基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先后落地,给当地经济注入了一股股新活力。 当前,经济已全面转入新常态。面临历史性的转型关口,一批龙头民营企业主动“走出去”,是值得肯定的,社会各界应客观、理性对待。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全球化浪潮中,我省也将涌现出越来越多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从而对我省产业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向上推力。(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