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白茹云是河北邢台市南和县的一个农民,2011年罹患淋巴癌,在病床上与诗词结缘。2017年2月6日,她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讲述了自己和诗歌的故事。《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二十几分钟,白茹云让观众过目不忘。 《中国诗词大会》上最让人动容的选手,既不是才貌双全的00后少女武亦姝,也不是沉稳而又有底蕴的北大博士生陈更,而是身患癌症的河北农民白茹云。动容,并非源自她多有才思,也不是她的淡定气质,而是她的苦难命运。 动容源自多重“冲突”。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既然是农民,种好地就是了,干嘛喜欢上诗词,附庸风雅?既然患上癌症,好好治病就是了,不应该有闲心品赏古代诗词啊。既然家庭贫寒,治病让家庭境况雪上加霜,更不应该埋首于诗词欣赏。这么多违和,自然让人难忘,也让人关心白茹云的悲苦遭遇。 谁说农民就不能喜欢上诗词呢?写诗、背诗不是诗人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写。此前媒体披露了一群工人诗人的境况,他们喜欢写诗,且写得不错,比如曾在东莞打工的打工妹郑小琼,其笔下有流水线上的工人,有自己苍凉的际遇,她的诗作多次获得官方大奖。 再比如有个叫老井的矿工,写过矿难的诗,有这么几句:在辽阔的地心深处/有几十个采摘大地内脏的人/不幸地承受了/大地复仇时/释放出的万丈怒火,已炼成灰烬……兄弟们/把你们悲戚、潮湿的灵魂/这条条闷热、漆黑的闪电/都伏到我的肩上吧……这样的诗是用心写出的,不装不俗,字字撞击读者的心扉,让人读后无不震撼。 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农民还是工人都有权利喜欢诗词,别一相情愿认为诗歌是贵族的游戏,舞文弄墨是文化人的特长。殊不知,这些基层的人最不缺生活,更不缺情感,也不缺不幸,他们的生活也许与诗意无关,但他们具备了写诗的基本条件。诗歌的最初起源不就是与劳动相关吗?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不是有太多描写劳动的名篇吗?比如《伐檀》、《大田》、《丰年》。早就有人说过,劳动者是真正的诗人。 除了权利之外,更应该关注白茹云们的精神世界。一说到文化精神生活,我们就想到了城里人享受的文娱活动,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难道没有这方面的需求?白茹云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细节,她参加《中华好诗词》,节目组看她没有书,就送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有十几本。不少农民有文化,也喜欢看书,但舍不得花钱买书,我们常说文化下乡,像白茹云这样喜欢看书的农民,他们太需要精神食粮了。 此外,不能不关注白茹云们的困苦难题。白茹云是癌症病人,她是家里老大,有三个弟弟。小时候,放学了和假期的任务就是看弟弟,有个弟弟脑子里长瘤,“现在已经痴呆了,傻了”,还有一个弟弟,“8年前在北京打工,后来失踪了,再也联系不上了”。说是命运多舛还真非虚言,对这样的家庭,全社会是不是该伸出援手?白茹云也称,希望失踪的弟弟能回来,家人都平平安安。这个卑微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呢? 白茹云,凭借着《中国诗词大会》成名了,命运也许会有改观。得承认,白茹云的生命状态里并没有诗情画意,相反,却充满了种种痛苦。诗词,也许是纾解苦痛的解药,也许是抚慰灵魂的处方,但是并不能真正使她彻底改变命运。在华彩的舞台上,有人看到了白茹云的坚强,也有人看到了她的悟性,相关部门看到了什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