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半年多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关于开展全国政务服务体系普查的通知》,“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为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服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政务办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尤其是琶洲政务客厅,是国内首家第四代政务服务中心,既体现了政府善治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创新。广东省委党校调研组近日通过对海珠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调研,发现其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政务改革创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政府管理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海珠区政务办主动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变化,积极推动政府管理信息化。在海珠区网上办事大厅上建立健全网上申报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5个阶段所有审批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正式启动“海珠政务”微信平台,实时更新政务动态、通知公告等资讯,大力推行“在线申办、后台审批”的工作模式,实现“微信办事,一次搞定”。通过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使企业和群众更加方便有效地办理事项。 政务服务标准化。确定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标准是压缩行政自由裁量权、提高政府办事规范性的有效手段。海珠区政务办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在群众办事较多的街道层面,区政务办协调计生、民政、人社等部门对83项个人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对“事项名称、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材料、涉及表格、办理流程及时限”等子要素进行标准化梳理,并集结成册、规范样表,确保指引清晰、可操作性强,推进综合受理、全街同办。通过梳理权力清单、明确服务标准,推动了政府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和法治化。 行政效率高效化。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海珠区政务办按照“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的要求,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两个层面开展“一窗办”改革。打破原有分部门设置专业窗口受理模式,有效整合资源,自下而上分步推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改革的成功有赖于通盘考虑和系统谋划 注重顶层设计。行政改革会涉及到部门利益和权责关系的调整问题,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改革者对改革的通盘考虑和系统谋划。海珠区政务办在推进政府服务改革创新过程中,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通过在制度规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平台建设、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精心设计,避免行政改革流于形式,确保行政改革取得实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地方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结合地区财力情况与相关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对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日常运作等必要经费予以合理安排。 勇于开拓创新。政府服务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勇于开拓创新的组织。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海珠区政务办努力提升政府的革新意识、服务意识、信息化意识,强化群众和企业的利益和用户体验,树立“公民本位”“企业本位”的理念。通过引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梳理政府权力清单,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网格化服务管理与“一台四库”建设,开展实施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着力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 善用信息技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在推动政府组织变革和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政府而言,应用信息技术并不是在维持原有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单纯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是将之融入到政府治理变革创新之中,使政府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之间良性互动。海珠区政务办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综合受理系统改造,实现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发挥信息共享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的作用。 寻求智力支持。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开展行政改革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海珠区政务办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主动联系广州大学、广东省委党校等专家团队,通过开展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就改革创新问题听取智库专家的意见建议。通过借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将学术界的理论指导与实务界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借鉴和补充,使改革少走弯路,使工作取得成效。 |
相关阅读:
- [ 03-29]“政务服务超市”需要效率
- [ 03-29]冷清的政务大厅该何去何从
- [ 03-23]县级政府更应公开政务
- [ 03-22]政务改革要从群众需求出发
- [ 03-20]“智慧政务”也要一站式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