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来保护传统小吃的纯正味道
2017-05-05 08:49: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看到这些小吃,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个假北京人。”近日有市民反映称,位于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出现了许多“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摊点,看到外地的油丝炒面、煎粉,甚至国外的奶香卷都变成了老北京小吃,不少市民表示疑惑。(5月4日 澎湃新闻网) 小吃是老百姓惬意的口腹享受,更是一座城市的精华传承。再往深处说,有悠悠历史打底的传统小吃,其本质已经从商业属性中升格为地方软实力的一种表达。蜚声海内外的老北京小吃就有此番语境,它足以让老北京在心中蒸腾起舌尖上的深深骄傲。但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上的那些很多冠名为“老北京”的小吃,比如脆皮香蕉、臭豆腐、煎粉等外地小吃,让北京本地资深吃货是“傻傻分不清楚”。这种“冒名”,不仅影响游客对老北京小吃印象,更让老北京小吃身陷尴尬的李逵李鬼之辩。 对于正宗与否,那些冒名老北京小吃的商贩倒是心中有数。小吃街上一位香辣蟹摊主被问及自家产品是否能算老北京小吃时,回应称:“蟹肯定是外地的,但做法是北京的。”这种不置可否的答案,混淆传统小吃的逻辑概念,试图用地域称谓来挂羊头,以此搪塞消费者。但其实老北京小吃并非没有标准——早在2010年,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等单位就决定在从市场需求、健康理念等方面,对逾300种北京小吃进行标准化的改造和包装。“小到一个烧饼的直径和高度,大到一种小吃的制作流程都将有据可依。” 既然是有据可依,那为何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李鬼还是在大行其道,甚至是在自家重镇之地堂而皇之地摆摊经营。其中原因,恐怕是老北京小吃标准还是由民间组织来制定,具备的是指导意义。但要把这种自发完成的标准放在传统小吃打假的领域,在缺少官方加持的背景下,恐怕就有些力有不逮。 之前,扬州炒饭、兰州拉面、河南烩面的标准制定,背后都有官方力量在推动,不过其用力点都是在原汁原味上做功夫。而且,以上所述的扬州炒饭等几个地方小吃,甄别的关键在小吃做法的广义和狭义,且它们都是单一类别,不具备老北京小吃的矩阵效应,因此,也就没有李鬼横行的烦恼。 和全聚德烤鸭、稻香村食品不同,老北京小吃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品牌,因此就很难按照商标法来进行维权。工商部门有权对假冒老北京小吃进行清理,但如果碰到“做法是北京的”的搪塞,工作就可能陷入到扯皮与被动之中。尽快让传统小吃纳入到省市一级的质量标准体系中,让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市场监督,避免“做法是北京”式的打马虎眼。有据可依的执法,才是彻底干净。而这种长了牙齿的保护,更能让传统小吃保持纯正的味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