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可真“刑”
2022-02-21 17:16: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2月20日报道,近期,云南昆明警方接到举报,疑似有人当街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瘰螈。民警来到现场时,水箱里的中国瘰螈,10元一条叫卖,已卖出30余条。据嫌疑人张某交代,中国瘰螈是他从外地购买运到昆明的。眼下,张某因涉嫌非法出售濒危野生动物正在接受进一步调查。相关话题随即引发舆论热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尽人皆知,国家重点打击贩卖国家保护动物行为。张某当街叫卖,不可不谓“胆大包天”。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张某想必逃不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只是,背后问题倾向也令人深思。 张某这次叫卖的中国瘰螈不到100条,每条10元,不扣除成本,满打满算最多牟利1000元。但他可能想不到,为此可能遭遇数年牢狱之灾,并留下案底,“性价比”未免太低。亦不妨猜想,他从外地进购的价格更低,上游卖家承担的违法风险更大。试问,这支贩卖链条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那么“不值钱”吗? 当然,国家保护动物的珍稀价值不由市场叫卖价格决定。张某需承担的违法责任,也不是用一句“不知者无罪”便能轻易开脱。不过,我们在讲究严格执法的同时,也应当讲究预防为先,避免无知人士落入违法深渊。假设,张某在贩卖之前便有人提醒和引导,督促他及时上交警方,或有机会降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于中国瘰螈,恐怕许多观众都叫不全它的名字,更别说知悉它的珍稀价值。且回顾这几年的同类新闻,有人因贩卖自家饲养的鹦鹉被罚,有人因砍伐自己种下的树木被罚,还有人因贩卖自己捡拾的蛇类被罚。这些案件之所以成为热点新闻,在于许多人与涉案人员一样,对国家保护动物一知半解。在张某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 我们一方面还是得从严打击贩卖国家保护动物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或应当持续展开普法工作,在偏远地区以及城镇市场定期展开科普宣传,组织人员系统讲解如何识别国家保护动物,帮助老百姓了解贩卖国家保护动物的风险,避免无意间伤害野生动物,远离牢狱之灾。(严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