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去年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答中外记者问,其中提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年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频频见诸报端,也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之一。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吼几嗓子就能实现的事,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也最具有说服力,一年来,中央政府用行动诠释了改革的方向与步伐。

近一年来,国务院召开的40次常务会议中,高达30次涉及改革议题;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改革出效果,总理用生动的语言提到,“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最关键的是,市场活力被激发了,社会创造力被调动出来了,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

今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同样有不少金句,比如,“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吾道一以贯之”“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这些表达极具个人色彩,更表明了中央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和决心。

我们常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面对难题,身处险境,是不是就不改了?就退缩了?或者选择性地改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改革,依然是不变的主题。所不同的是,改革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改革要选好角度,“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改革,要见效果,比如治污“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强力推进,同样在治污方面,李克强提出了两个“铁”,一个是铁腕,一个是铁规。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这种铁一般的决心,势必收到不小的效果,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改革,是为了什么?答案不言自明。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有一句特别深情的话,令人动容。“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也许不少人没有过数十人数百人共用一个旱厕的经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幕似乎很遥远,但在一些地方确实残酷而真实地存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政府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这是对民众的最好慰藉,让他们看到希望。

此外,李克强在谈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民生问题时,也说了一句暖人身心的话,“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前不久我们出台了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有句话说得好,“衡量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不是比富人多多少,而是比穷人少了多少!”其逻辑是,一个政府有没有情怀,有多大责任,更多地体现在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特别是那些最弱势的群体,能够求助有门,享受到最基本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以百姓之心为心”。

“遇万难需放胆,破困局要智慧”。经济下行是政府去年的最大压力,经过改革和努力,我们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可以预见,今年遇到的压力不会小,困难不会少,甚至风险和阻力都超过预期,但是只要不断改下去,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愿景就会变成现实,最终让国民受益。

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的各种细节,很有时代感和画面感。总理三次表扬外国记者的流利中文,并且关注到提问人民系“三栖”记者的多重身份,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等等,见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愈扩大,而总理记者会的传播方式,也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新老媒体的融合而日趋丰富。

新的时代,新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叠加冲撞,大国总理着实难当。和去年的第一次记者会比起来,李克强的语速明显放慢,平实淡定中,透着字斟句酌。“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和总理一样,15位记者的提问,也围绕着困难和问题:马航失联飞机、反腐败、雾霾、房地产、金融“钱荒”、经济下行压力、与周边国家的分歧和矛盾……

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纠结?李克强的几句大俗话,透出他的施政风格,“凡事不患难,而患无备”,“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克强总理关切民瘼、直击民生细节的人本情怀。

有记者问及房地产时,表述很宏观,而总理的回应却具体而有温度,把话题引向了最底层民众的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

北方老百姓穿着棉衣睡觉、几百人一个旱厕……总理的心头之痛,是有画面的,有草根民众的面孔的。“(棚户区)今年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因应解决的数字脱口而出。联想到他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直言,“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这里透出的,不是随机应变的辞锋,也不是随口敷衍的大言炎炎,而是一个人民政府公仆应当具有的执政良心,这是能够凝聚民心、燃起信心、激发决心最重要、最珍贵的行政理念。

总理诸多“心头之痛”,在他数次凝重应答中十分醒目:

——我和在前方的中国一艘搜救船船长通话,请他尽力再尽力;

——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治雾霾不能等风盼雨;

——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显然,这是一位从草根阶层走来、有丰富基层经历和调研见闻的总理。这也是一位不惜在自己任内自我削权、捆住政府不该乱伸的手的总理。

像这番话中蕴含的分量,就是他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最集中的改革痛点和难点:“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于是,他视腐败为人民政府的“天敌”,法治和制度成了他“管权、管钱”利器,把简政放权做成了改革“先手棋”,铺开透明的“权力清单”,目的是“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这本来是人民政府的应有之义。竭尽所能,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这正是人民公仆份所应当。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誓言,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是化解李总理“心头之痛”的根本药方。从记者会看,这些药方有的已经开出,有的正在斟酌。但愿总理的“心头之痛”能渐渐化解,甚至变生出百姓的“心头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