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泪》,让无数网友为之揪心。12岁的彝族小女孩木苦依伍木(汉文名:柳彝),在作文中描述了她的母亲离世前的场景。(8月5日北青网)

短短300余字的篇幅里,悲伤渗透纸面,字里行间,有对父母双亡的不舍,有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更有对生活的不弃……家庭贫困、命运多舛却不曾低头,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不幸的遭遇、曲折的情节、辛酸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被称之为“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小女孩苦依伍木的不幸尽管只是个案,但是,从其最悲伤作文中,戳中社会发展的“痛点”。

据环球时报报道的一组数据,在大凉山扶贫方面,国家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而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更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一路攀升。2011年—2013年,分别达到49.512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显示,当地在2007—2012年的这5年来,累计投入276.5亿元用于改善民生。从上述数据来看,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国家、省市无论是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对大凉山都进行了统筹考虑、适当倾斜,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如何真正释放政策的“红利”,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惠普群众、百姓,很显然,这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于贫困地区而言,交通、教育、医疗是当地群众最为迫切、最为紧急的问题。受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还不富裕,“上学难、就医难”就如同一座横亘在他们面前荆棘密布的大山,让人无法逾越。而更为严重的是,有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不仅仅只是在大凉山,当前全国农村,每年寒暑假期间,有不少“侯鸟”迁徙,而更多儿童选择留守农村,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今年6月,365bet官网:总书来到西部地区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立即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终结凉山小女生的悲伤,除了政府、青年志愿者、社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给予外,落实好“精准化扶贫”要求,积极探索一条农村发展、群众致富的长效之路方是治本之策。

【唯有彻底遏制住毒品和艾滋病的猖獗,当地才会少一些孤儿,“柳彝”们才能享受到完整而不是残缺的亲情,他们的人生才更能改善而不是滑向谷底。】

近日,一篇被称为“世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在网上热传。文章署名“柳彝”,一个来自四川凉山州彝族的小学四年级姑娘。她的父亲四年前病逝,母亲今年也不幸病逝于家中。有记者称,“看完(这篇作文)后心疼、心酸,情绪全无,整个人都不好了”。

苦难的经历,残酷的真实,面对“柳彝”的不幸,哪怕铁石心肠的人恐怕也难背过脸、闭上眼。笔者注意到,无数网友打探“柳彝”,并提议捐助或收养“柳彝”。这种善心,基于人类的纯粹情感,也基于对弱者的慈悲情怀。值得欣慰的是,据了解,“柳彝”目前已被妥善安置,她的两个弟弟和另外一个孤儿也被派人照顾。

这是一个让人稍微可以平息悲伤的结局。但是,在凉山州,像“柳彝”一样不幸的孩子还有很多,千千万万凉山孤儿的命运同样值得关心。

凉山很贫穷,却不尽为人知。2007年,该州有150多万人口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贫穷有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比如地处大山,很多村落与世隔绝,教育和经济不发达;再比如新中国成立时,凉山不少彝族部落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当地人的命运有了改观,但先天条件太差,积贫积弱。

更不能回避的是,凉山一些地区被毒品和艾滋病裹挟多年。据报道,凉山与位于东南亚毒品产地金三角边界的云南省毗邻,此地渐成境外毒品经云南入四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这片土地的不幸与劫难,也倒逼执法部门必须对此加码打击。

凉山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便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报道,全州90%以上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而四川省卫生厅的数字则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凉山州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5608例,占全省的50%。吸毒与艾滋难解难分,艾滋患者的死亡,留下了无数孤儿和孤寡老人,已演变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就推测,“柳彝”的父母可能死于艾滋病。

多年来,从中央到四川都在倾力控制毒品和艾滋病在凉山的蔓延。其中最重要的,是让扶贫与遏制艾滋齐头并进。比如,从2010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就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前不久,《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办法》发布,提出要适应该州艾滋病疫情形势变化,更新防治策略,强化艾滋病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也许,唯有彻底遏制住毒品和艾滋病的猖獗,当地才会少一些孤儿,“柳彝”们才能享受到完整而不是残缺的亲情,他们的人生才更能改善而不是滑向谷底。

世上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悲伤,不幸的人、不幸的遭遇,常常让我们热泪盈眶。感同身受,伸出援手,孤苦的人才会少些泪水。法律发力,制度落地,才能从根本上让每个群体都摆脱苦难的束缚,自在地生长。

王石川

凉山为啥会那么穷2015-08-05 07:18

【恶劣的交通条件、单核的发展模式、短视的执政理念,会让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样的情景不只发生在凉山。】

凉山是我的家乡,当看到彝族小女孩的作文时,我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想起了遥远的家乡。那些家徒四壁的贫穷,患病的痛苦无助,大山深处的闭塞……我感同身受。

苦依五木的遭遇,在凉山州,仅仅是冰山一角。

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州,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00多万彝族同胞。凉山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凉山与外界的交往,大凉山得以保存原始的文化和原生态的景观,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当云南、贵州的彝族步入封建社会时,凉山州还是奴隶社会,保留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被川西南横断山系阻隔的凉山地区,高山峻岭,河谷纵横,交通极为不便,交通设施的建设成本极为高昂。上世纪90年代,从州府西昌到省会成都,要坐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2012年,西昌到成都的高速公路才开通。交通的改善,也仅仅限于以州府西昌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县城与县城之间,县城与下辖各乡镇之间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那些居住于大山深处的人们,求医、上学、社会交往和物质交换,都只能依靠步行和泥泞崎岖的山路。要命的是,凉山州位于三大地震活动带上,地震、滑坡、泥石流,会让本就脆弱的交通和经济雪上加霜。

与单中心的交通网络相类似,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也呈单核发展模式。最好的政策、资金和资源,都投向了西昌,西昌市也如愿以偿地在2014年,坐上了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第二把交椅,仅次于比邻成都的双流县。举全州之力建设起来的西昌,人口越聚越多,房价也越来越高,贫富差距在增大,与其他县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14年西昌的GDP是418亿元,是第二名会理县的两倍,是排名最末的美姑县的23倍。

实际上,凉山州辖1市16县,就有13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发展之不平衡,可想而知。那个写作文的小女孩苦依五木,就来自于贫穷的美姑县。

当地发展理念,会让贫困地区失去本该有的后发优势,只会越来越穷。位于安宁河谷的西昌市,有月城之称,四季如春的气候、阳光空气、邛海的水、泸山的树……是这个城市宝贵的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石。然而,在2010年左右,当地官员不顾民众的反对,引入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这个号称“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也深受雾霾的困扰。贫困地区当然有发展的权利,但是选择有利于体现政绩的短视的发展模式,还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却体现了执政者的良知和智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恶劣的交通条件、单核的发展模式、短视的执政理念,会让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不能承受之重,在同龄人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要肩负生活的重担。重压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能崛起的毕竟是少数精英,另一些要么继续承受贫穷之困,要么滑向另一个深渊,逐渐累积成社会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情境不只发生在凉山。

□唐黎明(安邦咨询合伙人,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