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质疑“马上就办”,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情况是,对新推出的行政举措采取批评策略,早就是部分人的习惯性动作。无论该举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总能从基本的理念出发对之加以否定。另一种情形是,对行政机构长期形成的不信任情绪,取代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理性判断。批评行政机关似乎总不会出错。还有一种情况是求全责备、人云亦云,即意见表达者有盲目的站队“偏好”,看到很多人都质疑“马上就办”,不批评几句似乎就对不起言论自由。不难观察到的现象是,当“马上就办办公室”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分析其运作机制、考察其现实效用的报道并不多见。
相反,相关地方政府在面对媒体批评时表现出的“淡定”,倒颇为值得赞许。他们对“马上就办”做了几点较为中肯的解释:一是该办公室是一个协调机构,不增员不增编,不会导致机构臃肿;二是该办公室的主要机制是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全程监督,办事的人不会因找不到对应的科室和人员就大费脑筋;三是面对作秀的质疑打算“用事实说话”。当地政府这种不卑不亢的反应,显示出一种平实的作风和笃定的态度,让人们不由得想对“马上就办”做一番冷静的观察和理性的评判。
行政机构效率低下,并不是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下才会出现的问题,而带有某种普遍性。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讽刺行政机构程序繁杂、外人难以参透的情节。行政体系特有的程序化运作方式,按部就班和环环相扣的办事方法,注定其面对外界时会表现出迟缓、繁缛和冷漠的特征。当行政体系特有的“风格”与官本位的“文化”相融合的时候,便会出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而人们能够看到的各种提升行政效率的努力,其实都是行政体系与其“本性”的一种对抗。精简机构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程序,一站式办公是为了简化核查批准的环节,首问负责是为了避免相互推诿,行政督办和究责是为了提高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如果不以过于苛刻的态度观察曲阜的“马上就办”,其实也能看到其优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马上就办办公室”,能够对相应的行政程序起到“垂直化”的作用。第一个接待办事的部门就是最终解决问题的部门,行政相对人不用在行政的迷宫和“城堡”里往返折腾。如果在一定时限里没有解决麻烦,“马上就办”的人员能够给你一个说法。所以,假如“马上就办”能够做到名副其实,对于那些需要和行政机关打交道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福音。而行政机关内部的人,则由于“马上就办”的督察效应而免于消极、拖拉和懈怠。“马上就办”或许带有一定的权宜色彩,也可能与法治政府的观念不尽协调,但是判断其合理性的最好办法还是要看效果。“用事实说话”,不仅是当地政府应持的姿态,也是旁观者该有的态度。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马上就办”不能变成“马上就说”,而是做到名副其实。在一个转型期的行政体系里,效率、责任和服务意识,可能比周到的制度设计更为重要。“马上就办”的口语化有什么不好吗?行政机关放低身段,也许恰恰是革除官僚习气的一种外部标志呢。
' />从形式上看,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应该说是转变政风、行风的一件大好事。但认真一想,用一个“马上就办办公室”代替所有行政职能,其实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比如说,你曲阜市陵城镇挂牌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 你嘉祥县科协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你曲阜市设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那么其它机构和部门干什么呢?有了马上就办的办公室,就意味着其它职能部门照样可以能拖就拖,能磨就磨,甚至无事可干。其它部门“失业”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就只管吃“空响”了吗?
经过无数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应该说已经科学合理,各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在什么部门办什么事,在什么科室办什么事,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如果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难事设法办,不让工作在自己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让办事的群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还需要再设立一个“马上就办办公室”吗?
其实,在加强效能建设中,各级各地普遍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的职责职能就是“马上就办”。济宁市本级就有行政报务中心,下面的市县也设有同样的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包含各部门的服务窗口,一条龙的服务方式,是马上就办的坚实基础,要有多方便就有多方便。如果服务宗旨到位了,还会有马上办不到的事吗?有机构能办到的事,却要另设部门办理,这是机构重复设置的表现,也是行政资源的一大浪费,更遗憾的是,给人留下一种作秀的感觉。
如果济宁真能做到把“马上就办”当作一种工作作风来抓,当作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要求,而不是用“办公室”的形式来作摆设,来当秀品,来成为增加机构设置的借口,“马上就办“的政风行风就的确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但愿济宁市优化办宣传处负责人所说的是真的。
' />回顾这起“马上就办”办公室的源头,事起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去年2月在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然后是济宁市各单位用不同方式呼应这一号召,嘉祥县技监局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济宁市下辖的曲阜市陵城镇,挂牌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领导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无甚新奇,这次的前提是,济宁市一些单位存在着上班期间打游戏、炒股、工作人员午餐时间违规饮酒、上班时间内一些单位办公室内却空无一人的情况。针对这种疲踏的工作作风,市委书记提出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本无什么特别之处。作为政府部门,应认真对照问题找差距,抓好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对违规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而不是马上成立一个什么办公室。按照这样的思路,再换一个书记再倡导一个工作理念,是不是也要挂牌成立办公室呢。
工作中,有一些领导善于揣摩上级的意图,上级提什么,他就马上应对什么,这是典型的马屁精。真心为民服务的领导,应该是脚踏实地,不唯领导的马首是瞻,一切以人民的需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迎合拍马的人,最喜欢也最会搞这一套应景工作。“马上就办”不同于“110”,“110”一是为了方便群众报警,二是治安问题关系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立这样的一个反应快速的机构确实是一种需要,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马上就办”让人感觉是“狗尾续貂”,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政府部门对待群体问题,像对待自己的问题一样,全心高效,立即办理,还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吗。
“马上就办”反映出的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平时拖拖拉拉的办事作风,只有当某种病症达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用猛药。“马上就办”何止不是如此。吃着傣禄,拿着纳税人的饷银,对份内事情就应当马上就办,现在却硬要成立一个办公室,不是让人贻笑大方吗。不要让常识成为噱头,或者成为某些溜须拍马者加官进爵的筹码,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中国的地方政府机构一大让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奇观是,拥有众多让人眼花缭乱莫名其妙的办公室,像什么“馒头办”、“养狗办”、“空饷办”、“禁操办”(禁止大操大办办公室)等等。山东济宁的“马上就办办公室”让这个长长的名单又多了一个名字。
据齐鲁网2月23日报道,济宁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督促各部门养成“马上就办”的作风,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2月28日,也就是本月最后一天,济宁市各个单位都将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
地方政治中这种动辄设办公室的习惯,堪称一种恶习了。随意设,随时设,随便某件事,领导灵感一发,都可以设个相应的办公室。有的是因人而设,为了给过剩的官员安排职位,于是专门设个办公室;有的是因事而设,为凸显对某事的重视,为此事专设办公室;有的是因为搞运动,比如为迎接上级检察,落实上级要求,就成立个专门办公室以示重视;还有的,完全是领导偶然的一句话一个指示,爱看领导脸色行事的下级会立马拍脑袋灵机一动,设立个专门的办公室以落实领导指示。
比如2008年,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云南富民县调研后,在与当地官员聚餐时,看到满桌的菜后,随口说了一句“能否每盘菜都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吃不完的菜打包带走,不仅节约也卫生”。没想到这句即兴之言,竟在当地掀起了一场“餐桌革新”:当地领导立刻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发出本年第一号文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不知道这个办公室是怎么命名的),要具体落实仇和这句话!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办公室,把“动辄滥设办公室”的政治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东济宁设立的“马上就办办公室”,从这个很随意、很别扭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不知道是哪个领导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主意。如果设立这样的办公室真能提高行政效率,真正做到“马上就办”,那么设立再多的办公室都值得。可从现实看,叠床架屋的“马上就办办”很难真正提高行政效率,不过是使本就膨胀的政府部门又多了一个机构,使多如牛毛的政府招牌又多了一块,使“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运动多了一个作秀的噱头而已。
当地政府部门的官员接受采访时称,“马上就办办公室”在济宁已经推行了一年多,是“效能济宁”的一个部分,目前多个部门都已经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从这个说法可以推断,这些“马上就办办”并不是亲自去办事,而是督促相关部门去落实和执行,拿个鞭子催促别人“马上就办”。如果事情都要“马上就办办”去办,这是该部门无法承受的,其他部门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也就是说,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改变机关拖拖拉拉、推诿卸责的作风,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而叠床架屋地在既有机构外“外挂”的一个机构。这个部门负责督促着各部门遇到问题时要“马上就办”,意在推动政府部门养成“马上就办”的习惯。
这种叠床架屋的行政思维,与我们在反腐问题上的制度思维是一致的。这个部门有问题,就设立一个部门去监督它,另一个部门也出问题,就再设立另一个机构去监督,可以不断地外设这样的机构。可这样的做法,永远都无法摆脱“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个悖论——负责监督的那个人同样可能腐败,谁去监督它呢?
同样,“马上就办办公室”面临着同样的悖论,“马上就办办”催促别人去“马上就办”,如果“马上就办办”同样有拖拉懒散、推诿卸责的作风,如何能让“马上就办”的作风在机关立足生根呢?就像物理学上的“第一推动力”问题一样,我们不妨问问,到底第一推动力来自哪里,谁去推动和保障“马上就办办”去“马上就办”呢?按叠床架屋的逻辑只能是,再设一个办公室在“马上就办办”后面抽鞭子。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通过“谁懒散拖拉就严惩谁”这样的法治安排,通过内在的制度压力对懒散的公务员施压,逼他们依制度去“马上就办”,而非要借助“马上就办办”这样的外在部门去管。这种“办公室治”,其实是“人治”的翻版。
(作者系媒体人士)
' />“官僚制”,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应该是一个中性的、甚至是略带有褒义的概念。德国思想家韦伯对此的经典看法是,现代政府所采取的文官职业化、官僚技术化、办事程序化、管理分工化的官僚制体系,是一个极有效率的制度,能够有效克服前现代社会里长官意志的随意性、以及下级官僚对上级官员的人身依附等弊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而官僚制是一种能应对这种复杂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
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雇员职业化了,办事须按部就班地依照既定程序进行,故而官僚制的弊端也是存在的,即容易滋生“官僚作风”,如行为拖沓、应对迟缓是很常见的现象。如何有效克服官僚制的弊端,让官僚制的效率能更好地发挥,各国政府部门都一直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最近,山东济宁曲阜市就出了这么个新鲜事:曲阜市政府挂牌设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笔者在当地政府网站上的政府部门序列中,并没有找到“‘马上就办’办公室”这个部门,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府机构,而是各部门的一个下属科室,即在部门里成立了这样一个办公室。那么,这一部门履行的职责,依然还是部门的传统职责,无非是把以前分散在各个科室的某些行政职能集中到了这个部门统一处理。而在逻辑上,显然也只能是如此。因为行政事务的处理有一个既定的过程,不同的事务须由不同权限的层级来处理,有些事务原本就非常繁琐,比如规划的审批,就需要经由组织听证、公示一段时间等一系列程序,这并不是可以立马就办完的,因此“‘马上就办’办公室”应该是只能承担两类职能:其一,是把以前由各个科室所承担的原本就能够马上办理的事务集中办理,如盖章核准之类,其二,是督促程序复杂的事务立即启动。
在部门内将既定人员进行合理化调配之后,集中处理便捷事务,督促各科室改善拖沓作风,这对于提高行政效能的积极意义显然是明显的。但是,从能否根本改善行政效能的角度来说,其意义或许仍然是有限的,因为能便捷处理的事务马上就办、尽快启动行政程序,原本就是对行政系统的一种要求。为什么行政效能低下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呢?根本上还是在于行政系统将很多本可以快速处理的事务人为设定了繁琐的流程或程序,而政府机构是有足够的动力把简单事务复杂化的,因为这可以增强行政部门的管理权力,故而会导致在民众看来极其简单的事务却被行政机构处理得无比复杂的局面出现。这是所有行政系统的一个通病,美国行政学家丹·哈特对此曾感叹“政府机构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不让事务有效解决”。
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能,关键还是在于要更清晰地界定行政部门的权限,把本不需要由行政部门审批的事务下放给社会中间组织来处理——胡锦涛总书记前几天在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时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同时,尽可能地简化行政流程,杜绝为了人为扩大权力而设置繁琐程序的现象出现,并在政府系统的内部管理上,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强化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否则,单单只是在既有行政职权体系内进行权力配置的优化组合,虽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未必能够从根本上真正提高行政效能。转播到微博 王安已转播
' />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 推行“马上就办”的工作思路,形成“马上就办”的风气。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曲阜市政府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就是改进机关作风的不二法门。
不辜负人民的期待,提高办事效率,本是公务员的分内职责。只要服务对象诉求有理,办事手续齐备,职能部门与公务员就应该“马上就办”,没有任何理由刁难、拖拉。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服务对象的负担,影响了投资环境,还破坏了政府公信形象。无疑不正常。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既是一种姿态,也是对以往办事作风拖拉的讽刺。如果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公务员守土有责。各项办事程序正常运作,政府根本不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多此一举设立什么“马上就办办公室”。反之,如果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态度冷漠,工作不给力。仅凭“马上就办办公室”的协调力量,如何应对千头万绪的政府工作,掀翻办事拖拉的机关潜规则?
我的观点是,机关作风确实需要改进,但是,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的作用不可高看。建立健全监督问责制度,提高公务员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违规成本,督促公务员“马上就办”很为必要。
现实生活中,衙门习气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对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的政府职能部门不在少数。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曾经痛批道:“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一个申请要七批八批,一两个月很正常,查起来也不当回事。这里存在两个原因,一个是体制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腐败问题,为什么一直拖着不批,就是在等回报。”无独有偶,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也披露:“在河北办理一个投资项目手续,要用一年甚至三年时间,盖166枚公章,涉及94项收费。”虽然服务对象对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机关作风十分不满,但是基于公务员掌握着公权力,他们往往敢怒不敢言。
服务对象遭遇机关拖拉潜规则,还扯出了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问题。为了优化投资环境,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手续。但是调查显示,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效果并不乐观。有的职能部门与公务员办事喜欢“踢皮球”,借审批向基层与服务对象乱收费或变相摊派,谋取小团体利益。对此,有专家一针见血指出:“有的部门增加服务对象的办事难度,就是借机要钱,为部门与个人开财源”。
虽然社会一直期待政府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公共服务门槛。但这也会压缩职能部门的权力空间,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现行体制下,政府部门与服务对象权力、地位不对称,服务对象有求于公务员,对公务员缺乏评价权利。有的公务员利益情结根深蒂固,机关拖拉作风并未打破。
如何改进机关作风,让公仆们“马上就办”?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进行督促检查,虽有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在我看来,加强制度建设,推行限时办结制。改革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清理政府部门吃拿卡要潜规则。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更为重要。如果基层、企业、服务对象对政府部门拥有监督权与评价话语权,且评价意见影响到公务员绩效考核。公务员的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吃拿卡要、办事拖拉的公务员被摘掉官帽、砸碎饭碗,根本不需要什么“马上就办办公室”督促,机关作风也会逐步改进,公务员退出机制也会获得制度原动力。
' />这新闻猛的一看,还真的觉得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是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提速推进各个层面的工作,切实增强执行力、公信力。但静下来一想,这件事经不起推敲。
其一,“马上就办”应该是人民政府工作的一种理念,是所有政府机关务必深入骨髓的一种工作理念,挂这个牌子是多余,说是作秀不为过。
其二,这个办公室业务范围有多大?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就这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就能让所有的问题都马上办吗?显然不可能。
其三,既然设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那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政府其他部门都是“扯皮办公室”?按照精兵简政的原则,那其他的办公室都该关门?
其四,现在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这表明过去的机关办事效率差,难道机关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能一蹴而就?那还要改革干什么?
因此,奉劝当地政府,要提高行政效能就脚踏实地的干活,别搞这些哗众取宠的花架子。
(李六合)
' />曲阜有,陵城镇有,嘉祥也有,那么,看来这也算不上是最新的“新闻”了,而是去年7月即已出现的“旧闻”。
查一查各级政府部门的序列,还真没有这么个“马上就办”的办公室名称,那么,这个“马上就办”的办公室是新成立的机构呢还是从原来的各部门“集成”的新单位?但无论如何,“马上就办”办公室要有新官衔,要有新地的办公地点,要有一部分被抽调的人,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机构的“枝指”现象?
“枝指”也叫六指,六指之指没有实绩功效,还相当的另类难看,那么,政府新添加的这个六指“马上就办办公室”,又有啥实际功效?
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设立了名目繁多的科室部门,这些部门大到管市委县委事务,小到管马路摆摊的,其实已经细化到不能再细化了。这些早已经细化的各级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应当就是单设的“马上就办办公室”,只是当这些理所应当为老百姓办实事办正事的科室单位人浮于事不干正事了,才可能出现“马上就办办公室”的赘余。不改变各级行政部门官员偷菜上网玩游戏Q聊的人浮于事现象,即便是再设立一万个“马上就办办公室”也无济于事。现在这个办公室叫做“马上就办办公室”,马上就可以再想出若干个马上就办式的办公室名称,曰立即就办办公室,曰火烧眉毛就办办公室,曰十二道金牌催办办公室,曰十万火急就办办公室,但这样的办公室多了,就真正具备“马上就办”的功能了吗?
“行政大厅”“办事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种种机构其实也可以商榷是否赘余。有一些机构可以集中集成各部门的办事功能于一体而给来办事的老百姓以方便,而某些服务中心的功能实在是很没有必要。假如在各级部门的办公地点能够完成为百姓服务的功能,为何又要另外设立新的办事机构呢?某科某室某办公室,难道是设立了当作摆设的?
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工作理念绝对好,推行“马上就办”工作作风很及时,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老百姓办实事谁都得鼓掌,但所谓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本身就是一种绕口令玩文字游戏甚至是为安排更多的职位出的“馊主意”。真正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先从精简机构开始,再从不玩文字游戏办实事入手,否则,即便将所有的政府办公室马上都改称“马上就办办公室”也毫无作用。
' />一直以来,一些机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衙门作风备受群众诟病,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职能发挥。为此,各地都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作为“效能济宁”的一部分,“马上就办办公室”在当地已经推行了一年多,许多部门都成立了“马上就办”。有关部门的解释是,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就是要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推行“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为百姓办实事。
提高行政效能的初衷可嘉,提倡马上就办的理念没错,但是不是必须要挂一个牌子,组一支队伍才能加以落实,值得商榷。事实上,“马上就办办公室”看起来很美,却经不起推敲。首先,称呼名不正言不顺。既然有“马上就办办公室”,莫非还有“马上不办办公室”、“不马上办办公室”?其次,职能难以厘清。恕笔者驽钝,实在想不到“马上就办办公室”具体做哪些事情。须知,部门内部科室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如今另起炉灶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其职能会不会与其他科室造成重复或冲突?如果其他科室的正常工作,都要经“马上就办办公室”这道环节,那么究竟是提高效率,还是降低效率?
早些年,相声《如此典礼》的经典台词——“召开关于贯彻全市关于贯彻地区关于贯彻全省关于减少会议座谈会精神的座谈会精神的座谈会精神的座谈会”,有力讽刺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如今,在一些地方呈现出“以机构推动工作”的苗头。今天实施拆迁成立个“拆迁办”,明天倡导节能又成立个“节能办”,似乎组织不成立就不能工作,领导不挂帅就不够重视。在一些地方,五花八门的临时机构数量甚至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数倍。浙江省丽水市一共有162个临时机构,其中,由市长亲任组长或主任的临时机构有9个,常务副市长亲任的有43个,一个副市长亲任的有24个,另一位副市长亲任的有31个。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大小临时机构更是达200多个,包括固定补贴、办公开支、召开开支等,每年增加财政负担支出5000多万元。
政府提倡“马上就办”,群众举双手欢迎。不过,这应该体现在行动中,而不是挂在牌子上;应该体现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科室的工作中,而不是单独搞一块供外人观赏的“高产田”。一个部门的作风实不实,效率高不高,不是靠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出来的,关键在于群众的切身感受。目前,许多地方都制定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规章制度,开通便民服务的绿色通道,只有将其落到实处,切实让群众处处感到方便快捷,才是真正实现了“马上就办”。
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强化内功,而不是搞一些花拳绣腿。与其挂牌“马上就办办公室”,倒不如晒一晒“不马上办办公室”。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让群众当评委,对于群众投诉多、意见大的科室予以挂牌曝光,对于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当事人予以严厉惩处,效果一定更好。
' />成立“马上就办办”,推行“马上就办”的工作方法,形成“马上就办”的风气,落实“马上就办”措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济宁成立和推行“马上就办办”的动机和初衷无疑是非常好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正因为成立和推行“马上就办办”的动机和初衷非常好,再加上“马上就办办”这个名字有些特别,一个政府部门如果挂上“马上就办办”这么个白底红色的牌子确实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给人留下雷厉风行和高效务实的印象。这也可能是“马上就办办”照片在网上发布不到一天时间,就吸引了500余名网友参与了讨论,并获得了网友们一致赞许的原因所在吧。
不过,除了“一致赞许”,也有批评的声音。如网友秦汉雄风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之声栏目的评论中就写到,“读了这条新闻,笔者觉得济宁市如此作秀做的实在有些荒唐、滑稽、可笑至极”。
这就让人纳闷了,对于这一成立和推行动机和初衷都非常好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会出现反差如此之大的批评声音呢?笔者以为,除了报道中没有介绍济宁成立和推行了一年多的“马上就办办”的效果和群众反映如何之外,以下几个原因也是值得观察的。
一是“马上就办办”是个啥部门让人生疑。从这个有些特别的“马上就办办”部门名称来看,好像是为了一项工程或一项应急工作而成立的临时性机构,如果真是这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一个“马上就办办”确实很不错,也会很有效。然而,从报道中介绍来看又不是一个临时性机构。而是一个行政部门,记者注意到,在2010年济宁市召开的“全市依法行政暨行政审批工作会议”上曾提到,“各级各部门要以正在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按照新体制、新职责、新规章的要求,倡导“马上就办”的理念,落实“马上就办”的措施,提速推进各个层面的工作,切实增强执行力、公信力。这就让人生疑了,既然政府编制中都有承担督办督查职责的行政办公室、监察室和纠风办,再成立个“马上就办办”,由于职责与这些部门重叠,会造成人员浪费,显然是多此一举。
二是“马上就办办” 能起啥作用让人生疑。报道中介绍,成立“马上就办办”,安排专门人员督察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特别在为民服务上,在“简、优、限”上下功夫,简化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推行和落实限时办结制,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如此美好的安排确实让人觉得有必要,不过当你发现“马上就办办”与政府编制中承担督办督查职责的行政办公室、监察室和纠风办职责重叠,再成立个“马上就办办”是多此一举的话,你就会对“马上就办办” 能起啥作用生疑。因为“马上就办办”不仅会挫伤与其职责重叠部门的积极性,让这些部门“什么都不办”,而且由于编外多出这么一个“马上就办办”,自然也就会多出一个“踢皮球”的部门,因为“马上就办办”说白了也就是个督办“别的部门去办”的部门。如此多此一举地成立个与承担督办督查职责的行政办公室、监察室和纠风办“争饭吃”的“马上就办办”,只能导致“和尚多了没水吃”。
三是“马上就办办” 能办啥事让人生疑。说实在话,如果不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如果不是阅读了“马上就办办”的报道,笔者还真对“马上就办办”一无所知,不知“马上就办办”是个啥东东。于是笔者就想,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若是笔者走进政府机关看到这么一个醒目特别的“马上就办办”招牌,肯定弄不明白里面是办什么的,这个时候,如果我是找市长上访的上访户找进去,“马上就办办”肯定会把我支到信访办去;如果我是讨薪农民工讨薪的;“马上就办办”肯定会让我去找劳动保障办;如果我是拆迁钉子户讨说法的,“马上就办办”肯定会把我踢到拆迁办去;如果我是……由此看来,“马上就办办”其实不是“马上就办”,而且也“什么都不办”,既然如此, 挂上“马上就办办”的招牌,就像挂着羊头就是什么肉都不卖的羊头店有啥意思呢,这就难怪有人说作秀秀得如何如何了。
看来,提高行政效能,倡导“马上就办”理念,落实“马上就办”措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决不是成立并挂上“马上就办办”的招牌就能解决问题的,
'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组织机构、行政行为和相关制度的一种集合,除了行政效率,还包括行政的能力、效果、效益等方面。“马上就办办公室”,实际上是试图解决行政效能中的效率问题,至于行政效能应有的行政行为合法性、行政目的正确性等问题,不是“马上就办”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行政制度、行政理念等方面的变革来实现。
虽然效率不等于效能,但也反应了一个现状,在行政效能方面,各级政府目前最头疼的,还是效率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不同层级的政府和不同职能的部门都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民众想办一件事情不知道找谁,就算找到经办者常常也是踢皮球,推来推去。不仅是公众办事难,即使是基层政府想要办一件事,也是要写报告、按级呈递、逐级指示、开会协调等大量程序,贻误了最佳办理时间。地方首脑头疼的效率问题,可能还包括下级单位执行力不强,政令不畅的问题。
面对行政中的“怠政”情景,一些地方政府选择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相对于这类做法,曲阜市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则是有意通过机制更新与系统内部的调节来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公职人员中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工作理念。曲阜市力图改变执政手法的愿望是值得鼓励的,可就目前采取的方式来看,似乎很难长期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政府设立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为了给公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就是说,即使没有“马上就办办公室”,该办的事也应该马上就办。现实却是若要有效行政,必得叠床架屋。“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一例,更多的是成立各种临时性小组,重重叠叠,制造大量行政冗余。这说明行政系统本身的滞缓和低效。
另设的监督性机构或者联合型机构,实际上成为一个新的行政部门,它也可能和其他行政部门一样,出现懈怠。怎么办?难道需要设立一个“监督马上就办办公室”吗?可见,如果政府不寻求一种常态的解决方式,只是在机构上不断的叠床架屋制造“监督者”,不是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之道,并且带来新的问题。
解决行政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明确政府的“公仆”角色。如果政府与“公仆”角色有所差距,政府不急百姓所急的话,民众就应该有权参与监督公共事务,积极维护自身权利,而不是完全处于话语权失效的弱势地位。
我国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明确指出了政府是以方便国民,为国民排忧解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保证它的人民享有所有合法权益为存在目的的国家机器。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并非只是政府内部的事情,也绝不可能通过几道政令、设置几个机构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寻求一种公民参与机制,形成公民与政府间的互动模式、监督模式。
' />提高效能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最容易出政绩、出风头的工程,许多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上任的干部喜欢在提高效能上想点子、做文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新招往往就是“一阵风”、“三板斧”,刚刚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行,时间不长就回到老的传统和思路上。“马上就办办公室”估计也是如此,不信我们可以冷眼相看。
政府机关是为了群众提供快捷、便利、周到服务的,这是不需要多说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一些工作人员却是对群众漠不关心,甚至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时间久了,这种坏风气传播得越来越盛,影响面越来越大。于是许多地方想出了不少招数,像全程代理、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等等,但是新招归新招,办事情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人,新结构成立前几天还是激情满怀,到最后就是不了了之,效能又恢复到原来。
“马上就办办公室”已经由“新招”衍变为“奇招”了,奇就奇在人们已经不相信这样的文字游戏了,靠着一个办公室就能把原来机构、所有人的效能提高了?我看未必,一是原来的办公室都还在,这个新办公室又能玩出什么花样?大环境如此,小环境又能变到哪里去?二是“带兵的还是原来的把总”,人员依旧在,提高效能只能是“黄鼠狼变猫——变死不高”。
提高效能靠的是广大干部有一颗真正的爱民之心,靠的是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民之责,这要靠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教育,而不是靠玩文字游戏;提高效能不是靠出新招,更不是靠出奇招,而是靠实招,要把不能真心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换下来,甚至是撵出去,把那些真心为民的干部使用起来,让他们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 />当极度口语化的“马上就办”,与正统严肃的“办公室”搁在一起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首先是扑面而来的新鲜,当然正如官方所言称的“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之用心也是天地可鉴,可谓可圈可点。
既然存在马上就办办公室,那是不是间接地承认存在慢点办办公室呢?看来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在向纳税人提供服务时,并不是一直都恪守高效、高能的原则,而在事实上,公共部门的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也一直为国人所诟病。如今着力提高行政效能“马上就办办公室”的横空问世,虽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却也有几分自我嘲弄般讽刺。
长期以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为政者都在不断“谦卑”地强化其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角色,而按照现代民主理论,为政治之所以能坐拥资源分配权力,是因为公民与为政者达成这样的契约:权力由公民权利让渡而来,为政者按照现行制定的法律规则,本着公平和正义的原则进行资源分配,以此实现社会向前发展和全民福利改善。就此而言,掌握权力的为政者也应该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从这一点讲,面对公民的权利诉求,马上就办当是提供公共服务者的工作本分而已。而在社会实践中,权力却并不表现出该有的谦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难有真正到位,还常常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失范的权力还常常表现出毫无人性的暴戾,与公仆角色实在相距甚远。
而现在,“马上就办”却正成为为政者宣扬政绩的手中利器,将自身的本分摆弄成自我炫耀的工具,实在是不智慧之举。当然,如果为政者由此真正开始意识到“公仆”角色,把老百姓的事放在最高位置,认为这样才可以得民心,顺民意。不再把老百姓拒之千里,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这当然也是好事。如今有了“马上就办办公室”,最重要的还在于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正如某网友所言:还需要办实事,做到名副其实,办出民心。
' />人们对“马上就办办公室”如此感冒,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它犹如一面镜子,反照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办事拖拉的尴尬现实。但挂上“马上就办办公室”,就能实现“马上办事”吗?
“马上办事”,需要一种态度,更得具备相应的条件。就拿“马上就办办公室”而言,要实现“马上办事”,首先就得有足够的人手,而且这些人都是全天侯响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可目前的现实是,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具体人数都十分敏感。设置这样的办公室,人员问题就是个首先让人挠头皮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员,别说“马上办事“,恐怕“马上敷衍”都难。
如此看,我们也就别为这种“马上就办办公室”抱多大希望了。事实上,如果真有心马上就为百姓办事,或者马上就能为百姓办事,又何必在“马上就办办公室”呢?
更何况,行政事业单位设置办公室本身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如果真有那个心,那个能力,就把功夫下在对每一位办公人员的督促上好了,没必要拿这种华而不实的“马上就办办公室”来忽悠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