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深处无人知
千年的岁月过去了,辉煌归于平静,冶山不知何时早已消失在繁华的闹市之间了。
“大隐隐于市”,踏破铁鞋无觅处,如不是热心的朋友指点,名山面目何由得识?
在喧闹的中山路侧有一歧路口,西折十几米许,一座残破的二层旧式小楼兀立。近处峰峦层叠,老榕壁立,石径通幽。四周寂静,不见人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沿着石头铺就的小路,越过门洞,眼前突现一座崖壁。石壁上题有“冶山(泉山)古迹”。原来这里就是梦寐以求的冶山。
冶山因其多泉又名“泉山”;唐宋两朝的左卫、宣毅、广节诸营驻此附近,又称“将军山”; 省垣最早、规模最大的坛庙之一城隍庙,也曾依山而建,也名“城隍山”。其时山之广、名之隆由此可见一斑。可如今简直就是一个缩微景观,一个绝妙的大型盆景。林荫中石阶曲折,巨岩罗列,乱石峥嵘。青苔染绿的山门旁,有一块藤蔓交覆的巨石,石上镌着“独秀峰”三字。又有“登山道”,拾级而上,数米之上,就是冶山的最高处了,山高不过20来米。举目四望,古木参天,而大名鼎鼎的冶山却一如小丘,匍伏在脚下。风波浩荡,岁月沧桑,感触多多,心境悲凉。
峰南巅崖旁有“观海亭”, 字为清末民初福州闽派诗的首领人物陈衍所题。 亭据全山之胜,是唐刺史裴次元时廿九景遗迹之一。坡台上,现立有两根与古境并太协调的水泥方柱,这是民国丙子(1936)春永定巨商胡文虎捐资重修又毁后所遗。当时365bet官网:政府主席林森在水泥方柱上留有一段题识,记下了当时重修的胜事。
据史书记载,汉大将朱买臣“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阵席卷南行”,当时冶山滨海。故《冶城怀古》诗有“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的描写。临亭观海,唐时或还可见“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此诗回文),以后历代虽逐渐再无法领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景观,但游人仍不绝于途。人们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人们分享着这里的无限秀色……
眼前枯枝败叶,岩壁风化龟裂,人迹罕至,周边少有的住户,守着孤寂,虚掩柴扉。
已逝年华的辉煌与满目的黯淡,连绵不绝的喧闹与现时的寂寞,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胜迹一旦废弃,怎能抵挡得了时光的侵蚀,人为的破坏?冶山我为你的命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