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从"细民无名"谈用数字取名的风俗
来源:东南网 2011-08-09 编辑:黄水来

据南宋.洪迈《夷坚志》所载的人名统计,是书各卷中数字名比比皆是,如男性有“鄱阳城民刘十二”、“昆山民沈十九”、“丽水商人王七六”、“温州担麻人顾百一”,又有,兴国军民熊二、南城人夫周三、符离人从四、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黄州市民李十六、金华孝顺镇农民陈二等;女性有“福州黄秀才女黄十一娘”、“房州人解七五姐”、“岳州甘百十”、“隆兴卖艺女”“王千一姐”等。这些人名的分布范畴很广,包括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地,由此可见宋代下层社会平民取名多用数目字已成习俗。洪迈下的结论是:“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

综上所述,可知用数字取名是一种社会风俗,至少在宋朝就有,元朝人只是沿用了这个风俗,并非出于官方的强制。民间用数字取名的习俗,自宋代以来,久传不绝。后人考证有一典型例子:无锡寄畅园的始建者秦金铁先祖,自宋代以降,长期以数字取名。按秦氏家谱记载,秦氏始自宋代诗人秦观,观生湛,湛生南翁。南翁生四子:小五、小十、十一、二十。小十生念八,念八生三十七,三十七生细二,细二生六一,六一生万九,万九生三二,三二生曾四,曾四生迁锡始祖端五。这一世系正好说明宋元朝间以数字命名的普遍性。

以数字取名的习俗在现代社会仍有传承。我们在阅书看报和日常生活中,还偶能遇到。如鲁迅小说《呐喊》。《风波》中的“八一嫂”,她的丈夫“八一”;“九斤老太”的儿子名“七斤”,七斤女儿“六斤”,一代不如一代。《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等。由此可知,鲁迅时代在浙江绍兴一带这样的取名民间还相当普遍。解放后,翻天覆地,风云变幻,长袖善舞者取名无不闻风而动。建国、解放,超英、跃进,卫东、永红,皆一时潮流,不胜枚举,纯粹用数字取名的就十分稀少了。

上一页 1 2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相关新闻
·大学女老师超市里偷内裤斯文扫地
·校长直接从学生饭碗中“抢食”?
·野花虽然不显名贵,但我依然爱它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