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离诺奖很近,但离大师式教育还远
来源:东南网 2011-09-22 编辑:黄水来

学者艾瑞予曾有过如此慨叹,“曾照亮了中国学术天空的那批大学者,竟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出产’,而随着岁月的滚滚向前,他们已经渐次凋零。令今人难堪的是,他们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谁可以代替,甚至稍稍与之比肩”。尽管81岁的袁隆平依旧雄心万丈,“准备用1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梦想”,但是10年之后,谁有能力接过他以及他们手中的重担呢?

今年6月份,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津津乐道地称,10多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这些富豪中,虽然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他们能否称得上国际创新界的佼佼者,尤其是具备突出的原创能力却很值得疑问。理论上讲,一所大学培养富豪也是其成就之一,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如果只能以培养富豪自傲,无法孕育造就大师,这显然是最大的悲哀。梅贻琦先生变曾说过:“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社会上也曾出现过“国学大师”的庞大身影,然而,经不起媒体一番质疑,顿时轰然塌下。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物质异常丰富发达的时代,大师仍旧极度稀缺。

重塑大师,必首先重塑一个社会的学术精神,重新打造一个推崇学术研究的教育氛围。从“广义”上讲,就是改革教育体系,平衡教育资源,营造重学习重创新的浓郁氛围;从狭义上讲,就是打造更具激励和严肃淘汰意义的学术体系,在加大资源倾斜力度的同时,对那些造假、抄袭、欺骗等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淘汰,而不是任其假以“学生行为”的托辞,肆意侮辱“院士”头衔。可以肯定,这个道路曲折而漫长,但大师的孕育与诞生,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言。

上一页 1 2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相关新闻
·大冶有色被指排污熏倒小孩 称不排除泄漏问题
·关注:员工热死,管理者心可安?
·张杰称谢娜是生命中最好的人(图)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