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茶文化 > 正文
朱熹:倡导民众植桑种茶
www.fjsen.com?2009-11-11 15:02? ?来源:宁德网    我来说两句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叶琳) 前不久,在古田县城东街道罗坑村发现一处宋代古墓,碑曰:“朱公佳城”。经文化部门人士考证,为南宋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衣冠墨砚冢”。这更充分证明了800多年前,朱熹曾到闽东避难,先后到古田、福鼎、寿宁等地讲学,并倡导当地民众植桑种茶这一历史。

朱熹每到一处都倡导当地民众植桑种茶,这与他的一生以茶修身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据记载,朱熹祖籍婺源自古就被誉为茶乡,幼年丧父,父亲朱松嗜茶成癖,虽没有留下遗产,但却教会了朱熹饮茶。朱熹与茶结缘可以说是家传,在朱熹诞生的第三天,俗有“三朝洗儿”之礼。家人就以宋代贡茶名品“月团”为他生日题诗咏吟,朱松也无限感慨地留下了一首《洗儿诗》。“月团”的赠诗,成为朱熹一生与茶结缘的启蒙的佳话。

据《朱文公全集》记载:朱子青年时代,曾戒酒,以茶修德,用茶以明伦理,表谦虚,不重虚华,崇尚俭朴。朱熹学居五夫里时,老师古宅厅堂有副柱联:“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持家三自律,勤俭耕读世泽长。”这给予朱熹很大的启发,所以他戒酒自律,以茶修身。

朱熹一生以清贫著称,学者曾以”朱子固穷“为文颂文。他的生活准则是:“以茶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璋风雨,从不奢侈铺张”。宋代寺院“茶宴”流行,文人雅士常慕名参与,朱熹不仅乐于此行,还常在茶宴席间妙语连篇地咏吟茶诗;“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朱熹在外任主薄,郡守之时,还撰写《劝农文》,倡导民众植桑种茶。

宋庆元二年(1196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陷害,诬他推行“伪学”,险被斩首,门人多被抓下狱。朱熹接受高足、女婿黄干(勉斋)和门人林用中之邀来闽东避难,先后到福鼎、寿宁、古田等地讲学,但每到一处,朱熹仍不忘倡导当地民众植桑种茶。不过,在题匾赋诗时,朱熹不敢署用真名,所以就以“茶仙”署名,庆元六年(1200),朱熹病情恶化去世,享年71岁。


责任编辑:陈瑜辉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