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何必对“黄”斤斤计较
www.fjsen.com?2010-03-05 11:12? 和静钧?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在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建议国家为“黄”正名。王主席认为,“黄”乃尊贵之色,我等又是“炎黄子孙”,不宜把“黄”列为色情和淫秽的符号标签。依王主席之见,“扫黄”应改为“扫色”。(《环球时报》3月4日)

不能不说王主席所言确实有道理。在《说文解字》对“黄”字的注解上,找不到一丝一毫与低俗或色情有关的线索。一直影响至今的《康熙字典》,列有 40余项“黄”的词义,也没有一项释义与今日之“黄色”相关。从政治学意义上看,“黄”通“皇”,黄色奉为尊,这在千年封建文化历史上,断不可能让“黄” 斯文扫地到“卖淫嫖娼”的分上。

不论是考据派或是注释派,对近现代史上“黄”字如何演变到“沦落风尘”一事,都是一头雾水。即便我们把它指为受外来文化影响,但西语中“涉黄” 的颜色词不是“黄”而是“蓝”,现代西语中说的“黄书”,也只不过是有工具书价值的商业分类广告汇集。多数学者承认,近现代综合文化因素,加上偶然性和必然性,已经从“皇”权压力下释放出来的民智,在对有限的颜色类别选择中,不经意之间把“黄色”约定俗成为某类低俗东西。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下,“黄”词条呈井喷式增长,如“黄片”、“很黄很暴力”等,显示了民间语言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随着政府权威部门建立“扫黄打非”部门,已经被正式接受。


责任编辑:陈瑜辉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