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闽商大会> 闽商文化 > 正文
济世情怀 自古闽商多尚善
www.fjsen.com?2010-05-18 15:34?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与乡土情结有关

回馈桑梓凝聚海外商帮

对祖国的深深挚爱,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对家国故土的慷慨报效之心普遍存在于这些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奋发有为的海外游子心中。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源于福建深厚的人文底蕴。尽管古代为“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商人社会地位极低,然而福建人却勇于冲破思想束缚,主张儒者为贾,实现“济世”抱负。如明人李光缙在《景壁集》中:“士君子不居朝廷,必游市肆,此非羞贫贱而厌仁义,良亦欲有所行其志焉”。在封建社会里“用贫求富而仁义附,诚莫如贾”。大量知识精英的加盟,使闽商颇具“儒商”特质,他们重义轻利,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为行善而无怨无悔。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因其有强烈的乡土情结。人们对家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家族利益而不惜生命。因此许多商人常常倾囊购置族田,专门用于改善族人福利。近代以来,许多闽人奔赴南洋创业,原先的家族观念便扩展为乡土情结,人们以方言为纽带,组成地缘商帮。当他们创业成功后,眷恋故土,回馈桑梓不仅成了他们实现对人生价值自我肯定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海外商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闽商之所以热衷慈善,亦是其创业艰辛的体现。闽商为了创业,常常漂洋过海,前往异域开拓,不仅要承担商业风险、抵御风暴侵袭、更要克服文化隔阂和民族歧视,忍他人所不能忍,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客死故乡。因此闽商极富有抱团精神,常常结成商帮,设立会馆,以便在恶劣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每当商帮会员有难,其他商人便会积极伸出援手,捐钱出力,助其渡过难关,形成互助互恤的良好传统。由于创业艰辛,闽商成功后对穷人更具体恤之心,因此对施善常常倾全力为之,这也使他们能较好消除与其他族群的对立,更好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作者 徐文彬)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