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多下基层“捉活鱼”,少在房间凑材料
www.fjsen.com?2011-09-15 17:29?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多编者按:

日前,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引起热烈反响,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新华评论“新华网评”栏目刊发系列评论,以飨读者。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记者 陈 健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积极行动,产生了一批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社会反响强烈。这充分说明,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舞台在基层,我们只有“接地气”、听民声,写出的作品才会“冒热气”,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来自基层。新闻工作者都知道,要写出好稿子,靠的是腿脚勤、手眼勤、脑袋勤。这就要求记者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记者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唯有走基层、听民声,这绝非久居高楼大厦、书斋会场就能为之;更不是在网上扒一扒、把以前积累的素材凑一凑,就能写出反映基层呼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的感情源自基层。经常在基层采访的记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老百姓最质朴的话语,有着最动人心弦的力量。走进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心里话,记者不仅是在了解情况,更是在接受一堂堂无比生动的教育课,群众的讲述、呼声,给记者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震撼和思考。这必将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感情有多深,落笔有多重,一名记者能否写出力透纸背的好作品,绝不是取决于记者“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记者是否心系群众、是否同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

记者的认可度要看基层老百姓。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能够接触社会各类人群,从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一般群众、甚至困难群众。然而,一些记者热衷于把实权部门“跑起来”,热衷于与领导干部“交朋友”,热衷于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社会资源”和“成绩”。殊不知,记者的真正舞台在基层,只有和老百姓成为真朋友,讲实话、办实事,一个记者才会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记者的事业之树才会长青。

锻炼新闻队伍要靠在基层“摸爬滚打”。记者做久了,业务变得“轻车熟路”,采访不免“蜻蜓点水”。遇上一个选题,先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了解情况,拿几分文件材料、数据统计、工作总结,然后回到办公室,关起门来把材料整理一番,稿子基本成型。看似记者“业务熟练”,新闻采写“高效快捷”,实则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作风非转变不可。

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时代的伟大实践在基层。新闻工作者只有植根基层,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从中汲取丰富养分,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发展我们的事业。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