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点亮城市温暖的灯光

www.fjsen.com?2011-11-28 11:30? 林蔚?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本报驻福州记者 林蔚  林熙/制图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28日报道(驻福州记者 林蔚/文 林熙/图)

去年大学毕业的林燕平和黄书磊,是两个美丽活泼的女生,聊天时总是笑声朗朗。如果你问她们现在做什么工作,她们会特别认真地告诉你:“在福州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做社工,如果你有孩子碰到成长问题,可以拨打热线跟我们交流哦。”

社工,不同于志愿者的自发性和流动性。社工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并且专业化、职业化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虽然工资不高,但林燕平和黄书磊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办公室,她们和同事一起认真设计“走进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活动,讨论青少年心理案例,准备亲子关系活动的画板……在这里工作的社工,大多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虽然工作紧张,但年轻的脸庞上飞扬着朝气蓬勃的笑容。

“我在大学里就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黄书磊说,“我觉得能够帮到别人是件开心的事。”

记者跟随林燕平和黄书磊参加了一次对农民工子女的家访,想更多地了解这份有意义但在福州还不多见的工作。

福州市晋安区红光村,是一个外来工家庭集中居住的小区。与福州中心城区相比,这里的楼房显得简陋许多,小区内道路七弯八绕,也没有路灯。燕平解释说,因为要家访的两个学生的家长白天都要上班,所以只能安排在晚上。尽管天黑路难,而且楼与楼之间的布局也很混乱,可她们俩却熟门熟路地到了目的地。

“我们都来过好几次。”书磊进了家访对象夏小青家后说。看到两个姐姐来了,小青马上高兴地过来请教功课怎么写,和她们聊学校里开心的事情。青少年社工不仅定期去农民工子女家庭家访,还常利用专业知识设计亲子关系活动,在福州多所小学开展。“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比如说怎么跟孩子沟通会更好。”朴实的小青爸爸搓着手乐呵呵地说。

根据共青团福州市委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福州市青少年社工有48人,其中专职社工28名,兼职20名,99%为本科学历,75%为社工专业,40%的社工取得了专业资质,社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考核名列全国各城市前茅。目前,福州青少年社工服务区域覆盖四城区、六个县及十一所中小学校。这支专业化的队伍正将这座城市的温情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心里。

从小青家出来,秋天的夜晚有些微寒,但小青一家仍然坚持把我们送到巷子口,不停地说着:“下次再来!”看到书磊和燕平笑笑地挥手道别,我顿时觉得这个夜晚不冷也不黑,因为她们点亮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灯光。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