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创先争优在福建> 简报快递 > 正文

?

?

??630??

?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126月14

?

【基层组织建设年专刊之二十二】

柘荣县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方式

促进齐争共创双向互赢

柘荣县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探索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方式,采取边界村支部联建、村企资源共享、强村帮带弱村等措施,形成优势互补、经验互鉴、联动互赢的生动局面。

边界支部联建,开启交流合作新窗口。通过在两省三县边界村召开联席会议、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便民服务等工作,为边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一是签订“无边界”合作协议。积极引导和鼓励各边界村党支部在友好协商志愿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签订以“组织共建、队伍共管、资源共享、贫困共帮、经济共赢、治安共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议20多份,有效延伸边界村沟通交流途径。二是召开“无边界”联席会议。由乡镇党委牵头召开“边界支部联席会”,促进边界毗邻村多层次、宽领域、无缝隙地交流农村工作经验和做法。楮坪、黄柏两个乡9个建制村与福安上白石镇的6个建制村在党建、文化、经济等方面提出合作意见52条,共同解决群众饮水、道路交通等实际问题12件。三是提供“无边界”亲情服务。倡导毗邻村和农民打破地域限制和思维定势,牢固树立“边界农民一家亲、大事小事一家事”的思想,相互之间提供亲情化帮助。宅中乡山樟村设立便民服务站,为相邻县边界地群众提供农业新技术、惠农政策宣传等服务1100多个,有效预防森林火灾7起,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0多起。

村企结对互动,搭建发展共赢新平台。通过加强村企在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惠双赢的良好局面。一是拓宽群众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园区党员服务站,积极开展“村企党员一帮一”活动,发动非公企业党支部和党员主动结合公司用工需求、产业发展情况,定期为结对村村民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共为农村计生户、困难户、贫困户等对象提供就业岗位436个。二是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依托农村和企业各自教育管理资源优势,采取“共上联合党课,共帮困难群众,共办为民实事”等方式,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发展经济与关注民生的有效结合,提升农村、企业党员教育管理质量。截止目前,共召开联合党课40多场次,接受教育党员达500多人次。三是化解企业发展制约瓶颈。按照地域管辖和党组织指派的原则,由企业所在村党支部和党员带头,努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种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越的软环境。双城镇4个社区党支部为辖区企业解决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等大小问题230多个,协调担保贷款500多万元。

强带弱大带小,共创和谐稳定新局面。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方式,全面抓好63个重点村建设和一批相对后进薄弱村的整治转化工作。一是强化班子力量。针对农村党支部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整体能力较弱、带领致富能力乏力等情况,开展强村带弱村“一帮一”结对活动。城郊乡鼓励8个综合实力较强的村级党组织与7个班子相对较弱村级党组织开展结对,组织学习交流、业务指导10多场次,实现4个相对后进村转化升级。二是促进产业发展。按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目标同向的村级党组织开展联建合作。乍洋乡根据全乡13个建制村在茶叶、毛竹、生态休闲观光等不同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四个农业联合发展片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三是满足群众需求。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解决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入手,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东源乡龟洋、鸳鸯头两村与福鼎市磻溪镇接壤村联合组建党员突击队,共同投资160万元完成鸳鸯头至龟洋村道水泥硬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便利了4000多名村民的日常出行,满足了群众商贸往来需求。


责任编辑:黄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