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战歌】黄河大合唱
2020-08-10 10:12: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
《黄河大合唱》组曲 《保卫黄河》 【歌曲】保卫黄河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曲故事】《保卫黄河》:必胜的乐观主义情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70多年前,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1939年春,在延安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一首长诗。年轻的诗人在陕北的窑洞里,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诵读结束时,冼星海突然站起来,将歌词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此后,《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根据地,传遍全中国。指挥家、曾经参加延安《黄河大合唱》排演的罗浪生前回忆:“约在1939年9月,华北联大在晋察冀根据地开学了,我在音乐系学习。我们把延安的文艺作品带到了晋察冀,《保卫黄河》的歌曲很快在全根据地传唱起来。”(《近代史资料》总131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 在《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中,作为单首歌曲流传最广的就是《保卫黄河》。也许,作为一般的演唱歌曲,《黄河船夫曲》太单调,《黄水谣》太压抑,而《怒吼吧!黄河》又太复杂。唯独《保卫黄河》既表达了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激情,又便于演唱,在明快、充满信心的旋律中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体验到一种必胜的乐观主义情怀。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美学学者封孝伦对这首歌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整个黄河套曲中,这首歌曲是一个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如果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恰恰是这一点,使《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投身抗战渴望胜利的审美追求,获得人们的普遍喜爱。” 《怒吼吧!黄河》 【歌曲】怒吼吧!黄河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朗诵词) 听啊 珠江在怒吼 扬子江在怒吼 啊!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 发出你的狂啸 向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 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 发出你战斗的警号吧 (歌词)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波涛, 发出你的狂叫, 向着全世界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 铁蹄下的民众, 苦痛受不了! 但是, 新中国已经破晓; 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 誓死同把国土保! 你听,你听, 松花江在呼号; 黑龙江在呼号; 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 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黄河! 怒吼吧, 怒吼吧, 怒吼吧, 怒吼吧,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歌曲故事】《怒吼吧!黄河》:发出战斗的警号 “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以连续切分节奏组成的战斗呐喊,将全曲推向最高潮。 词作者、诗人光未然生前在回忆文章《〈黄河大合唱〉的写作故事》中写道:“当年在延安听过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演唱临近结束的时候,那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军号和大鼓声,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当时的延安汇集了一大批进步作曲家和作词家,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一大发源地。在民族危亡的关头,黄河以磅礴的气势滋养了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的创作灵感。 在1939年首次演出后,《黄河大合唱》在大江南北迅速传唱开来,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奔赴抗日前线,无数进步青年跋山涉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找寻救亡图存的精神灯塔。 学者刘福瑞在其主编的《中国音乐鉴赏》(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认为《怒吼吧!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作品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同时,这个乐章也很像是一个前瞻性的回顾……乐章中‘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以声部的不同进入,生动地描述了全民抗战中此起彼伏的战争态势。在乐章的最后,歌词‘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在不同声部中重复,为整个音乐带来巨大的号召力”。 《怒吼吧!黄河》诗歌气魄宏大,节奏坚定有力,全诗能听出一种山呼海啸般的轰响。冼星海用宏壮的音乐语言充分表现了它们。美学学者封孝伦认为:“在《怒吼吧!黄河》中,冼星海选用的是多声部大合唱,节奏快而有力,层次丰富,气势宏大,仿佛不仅仅是黄河在怒吼,全中国人民都已发出了怒吼。”(《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河作为一个意象,诗人将它从自然壮观到社会内涵,从历史长流到现实激荡,作了含义深刻的抒唱,而主要落笔则在祖国、民族的现实斗争。”(《中国文学通史·现代文学(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学者张大明在他编著的文学史中,也对《黄河大合唱》及其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做了高度评价。 《黄水谣》 【歌曲】黄水谣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黄水奔流向东方, 河流万里长。 水又急, 浪又高, 奔腾叫啸如虎狼。 开河渠, 筑堤防, 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啊, 豆花儿香, 男女老少喜洋洋。 自从鬼子来, 百姓遭了殃! 奸淫烧杀, 一片凄凉,(凄凉) 扶老携幼, 四处逃亡,(逃亡) 丢掉了爹娘, 回不了家乡! 黄水奔流日夜忙, 妻离子散, 天各一方! 妻离子散, 天各一方! 【歌曲故事】《黄水谣》:充满希望和奋斗的民谣 “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在《〈黄河〉本事》中,词作者光未然这样介绍《黄水谣》的内容。 “《黄水谣》是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写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三部分。”广东韶关学院音乐学院教授蒲涛说,“歌曲吸取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成为一首新型民谣体歌曲。” 对于民歌的吸收和创造性运用,是《黄水谣》最大的特点。它“用歌谣体的形式,以简单的音调、平易而动人的旋律,描绘了黄河美丽的景色和敌人侵入后造成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人民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深刻仇恨。”武汉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音乐家谢功成在《谈〈黄水谣〉的音乐处理》一文中这样评价。全曲分为三段,互有对比。第一段描写黄河景色,河东肥沃的田野和人民喜洋洋的生活。这段音乐富于歌谣性,旋律优美。第二段描写敌人侵入后的灾难,这段音乐沉重、痛苦,也带着激动与愤恨的情绪。第三段只有两句,音乐开始时重复了第一段开始的旋律,但节奏更慢一些。作者再一次唤起人们的回想,黄河奔流依旧,但人民的生活已遭到破坏,剩下一派凄凉的景象。 虽然痛苦和仇恨是这首歌的主题,但里面蕴含着力量和希望,使得它深刻而催人奋进。冼星海在《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一文里写道:“《黄水谣》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呻吟的表情,但与一般颓废歌曲不同,它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谢功成分析道,“痛苦呻吟的表情”与“希望和奋斗”的情绪贯穿《黄水谣》全曲。第一段中,虽然写的是敌人到来前“黄河的美好和人民喜洋洋的生活”,但冼星海并没有像所谓“田园诗人”一样无关痛痒地歌颂,因为这是人民在敌人的侵略下,对自己家乡和过去和平生活的回想。这种回想固然美丽,但心情则是沉痛的,所以它的音乐虽然比较明朗,但整个旋律的缓慢叙述,使我们听到“呻吟的表情”。 蒲涛介绍说:“这首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很多专业歌唱家必备的演出曲目,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 《黄河颂》 【歌曲】黄河颂 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曲:冼星海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歌曲故事】《黄河颂》:民族精神的颂歌 2014年年底,接到陈天鹤和冼星海后人的邀请,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参与重新录制《黄河大合唱》,他演唱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次录制力求原汁原味,恢复歌曲当年的风貌。 时间回到76年前,已故话剧表演艺术家田冲只有23岁,是延安抗敌演剧第三队的一员。田冲在《时代的颂歌——忆星海同志写〈黄河颂〉》(《人民音乐》1981年4月1日)中写道:“冼星海拿到光未然的定稿时,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这是我渴望已久的啊!’” 拿到诗稿的第二天,冼星海就交出了《黄河船夫曲》。以后,合唱队每天都得到一支新歌。唯独《黄河颂》早该完成,却迟迟不来。 这是田冲独唱的歌,演出日期逼近,他决定去找冼星海。夜里,他和邬析零来到鲁艺。透过窗纸,他们依稀看见冼星海在油灯下伏案疾书。走进窑洞,他们发现,冼星海的眼睛已经红了,头发散乱,嗓音沙哑,但是激情丝毫不减。 “《黄河颂》写过两稿,但不太理想。这是第三稿,你们先看看,有什么意见?”冼星海说,看完曲谱,冼星海先唱了一遍,田冲也试唱了一遍。 田冲心里想,时间紧迫,只要其他歌曲有特色,这一首差一点也过得去。他并没有说话,但冼星海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直接问道:“你以为这首歌不重要吗?我认为它是大合唱中的……”他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字眼,但从他的手势上,田冲知道,应该是画龙点睛的意思。 “这些词都是文言,应该让观众听得懂,唱的人容易上口才好,能不能更接近民歌风?”田冲说。 “小田,你知道,我从小就喜欢民歌,陕北的秧歌更吸引我。所以,在《生产大合唱》里都是用的民歌。这回我也试验过,不行,就扯掉了。诗人的意思是要歌颂。”他顿了一下说,“一提到颂,很容易使人想到赞美诗,我不能把《黄河颂》谱成教堂里的赞美诗。我想从昆曲中找些旋律,也行不通。古老的曲调不能把黄河的气魄和诗人的意图表达出来。” “诗人的意图是什么呢?”田冲问。“我想,这首歌是诗人对黄河的第一印象,光未然在壶口大声喊着‘啊!黄河!’诗人心目中的黄河是有生命力的,它既是母亲,又是巨人……”这时,田冲才明白,冼星海刚才手势中所包含的深意。冼星海对诗人的用心体贴入微,对作品的风格严格取舍。在冼星海的鼓励下,田冲又唱了一遍。 “第一句不要唱得太高昂。”冼星海进一步说,“要把黄河之水从高处引下来,经过迂回婉转,再一步步高昂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要不然,一开口就像一个英雄摆架子唱‘我站在高山之巅’,那黄河水就像在你的脚下。那就不是‘黄河颂’,而是‘高山颂’,或者是‘自我颂’了。” 田冲终于明白,冼星海创作的中心是人民。《黄河大合唱》中的每一支歌曲都写出了不同类型的人民。他想把《黄河颂》谱写成民族精神的颂歌和时代的最强音。 歌声穿过岁月的屏障,在录制中,王传越仿佛找到了田冲当年演唱《黄河颂》的感觉,简单的配器遮不住黄河“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潮”。“我好像看到了父亲当年指挥《黄河大合唱》的场景。”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歌曲故事】《黄河大合唱》:民族怒吼 1938年10月30日,青年诗人光未然带领着抗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准备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黄河壶口下游的圪滩渡口,原来较宽的河面突然被挤在仅有几丈宽的峡口里,向下直奔狂泻,吼声震天动地。 在渡船上,只见桨手和舵手们随着划桨的节奏,一呼一应地呼喊着低沉有力的船工号子。此时,《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已开始在光未然的心中酝酿。 1939年初,光未然在吕梁山行军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被送进了延安边区医院。 2月26日音乐家冼星海到医院看望光未然,他向光未然透露了想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5天之后,光未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歌词创作。 大约在3月底,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4月13日晚上,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次亮相,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他披着黑斗篷,盖住了受伤的左臂,挥舞着右臂,激情地倾诉着、高呼着。 1939年6月,周恩来从前方回到延安,他观看了《黄河大合唱》演出后,立即为冼星海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由于周恩来从内心喜爱这部作品,他甚至还亲自指挥着一群热血青年,演唱过其中的《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就这样诞生了。歌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传遍了延安,飞向各大城市、各大战区。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唱着它,游击健儿、游击战士奔赴前线,驰骋敌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