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网春节投放“逼婚”广告 网友号召万人抵制
2014-02-10 08:54:16??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龚錾瑒 龚錾瑒 |
近日,婚恋网站百合网在春节期间投放的一则被“剩男剩女”认为是“逼婚”的广告引发不少争议,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万人抵制百合网”活动,要求百合网删除该广告,活动支持者表示,要“与道德绑架和陈腐婚恋观斗争到底”。截至昨日晚上8时30分,2.8万多名网友表示反对百合网的这一“逼婚”广告,只有区区1200多人表示理解。 不少“剩男剩女”表示,虽然自己现在还是单身,对于婚姻家庭,他们心中一直满怀渴望,但是这种以亲情为名的“逼婚”,自己表示厌恶,并将“坚决不从”。 “逼婚”广告上电视 27岁的小孟名校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运营相关的工作,收入颇丰。优秀的小孟迟迟没有交往到合适的男朋友,让家人十分发愁。大年三十晚上,当小孟与家人共进年夜饭时,百合网那则引起很大争议的广告在电视上便开始了。在这则广告中,一个年轻姑娘每次面对年迈的外婆时,外婆总在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结婚了吧?”几次问询后,姑娘开始痛下决心“我不能再慢慢挑了”,选择求助百合网。在最后一幕中,外婆插着鼻管躺在病床上,看上去生命垂危,姑娘则身披白纱,和一位男士走到外婆的病床前说:“外婆,我结婚啦!” “看到这则广告后,我立刻傻了眼。”小孟说,“当时饭桌上就有我的外婆,除我之外,两个未嫁的表姐脸色也变了。”在饭桌上,小孟的外婆、父母还有一干亲戚开始重弹“你为什么还不去找男朋友”的旧调,广告播一次,小孟就要被念叨一次。于是,在七天假期中,每当听到片头音乐起,小孟就要躲到家人的视线之外。 虽然广告中被“逼婚”的是女性,未婚的男性同样无法摆脱家人的“借题发挥”。28岁的小张是一名未婚国家公务员,春节期间回家,就常被父母“逼婚”。“我们老了,你就算是为了我们着想也要考虑个人问题呀!”父母苦口婆心地说。 对于百合网的广告,小张表示:“婚恋网站自我推销的行为无可非议,但是也要注意宣传的导向。我认为,广告中传递的婚恋观不太正确,完全把婚姻的目的简化为‘给家人交代’。我承认孝道很重要,但是忽略个人选择自由,这样的婚姻必然不会幸福。” “剩男剩女”:性格合适最重要 和社会上某些既定的印象相反,这些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单身青年并不排斥进入婚姻。29岁的小岳是大家族中惟一的大龄单身者,回家后自然也“遭遇”各种盘问。小岳认为,两个人之间要“来电”,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如果迟迟无法碰到心仪的对象怎么办?小孟表示,舆论通常认为,女性最终要回归家庭,“剩女”概念的热炒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但是,作为一名职业女性,自己的收入完全可以负担个人生活。在不需要伴侣提供未来衣食的情况下,她会更加关注两个人精神的契合度。因此,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自己宁可继续单身,也不会草草嫁了。她说,百合网广告中,婚姻成了女性的唯一价值,自己作为新时期的独立女性,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亲人像广告中的外婆一样“逼婚”,不仅自己不会就范,彼此间的感情也会因此受到重创。 世纪佳缘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38%的男性受访者与3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彼此性格合适”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在各项理由中支持者最多。 专家:应充分尊重婚恋自由 对于百合网广告传达的“逼婚”主题,和春节期间给一些单身者们“添堵”的后果,从事婚恋服务近十年的心理咨询师张旸对记者说,因为未婚单身者的主体集中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出生的新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一般会在他们的成长期内倾注大量心血,也习惯于各种“包办代替”,在子女长大成人后,这种模式也会延续到对其恋爱婚姻的关注上。所谓的“逼婚”就是这种关系的产物。 其实,用不着家人的“逼婚”,像小孟和小张这样的单身者寻找伴侣的个人意愿还是相当强烈的,而他们自己也为这一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张旸说,父母罔顾子女意愿,单纯的“逼婚”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效果。他发现,一些本来积极参加各种交友联谊的单身者反而会在春节后的活动中“失踪”,原因是“被逼婚整怕了”。他建议,父母最好不要“逼婚”,而是要充分尊重子女的婚恋自由;而单身者也要仔细梳理择偶要求,对婚姻抱有更加切合实际的想法,才能早日获得甜蜜的爱情,并早日组建家庭。本报记者崔乐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