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坎昆大会之外的中国环保NGO:干得多说得少
www.fjnet.cn?2010-12-12 07:29? 储信艳?来源:新京报    我来说两句

自然之友的气候变化项目协调员窦丽丽:熬夜听录音起早赶会议

每天评出表现最差国家

见到窦丽丽的时候,她正在会展中心里发放环保传单。

这个清瘦的姑娘当天看上去有点疲惫。

前一天她去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COP16)会议。会议十分冗长,她必须要把每位代表的话记下来,拿回去和大家分享。当晚,她听录音到午夜,转天又要很早爬起来,参加每天例行的中国本土NGO坎昆人员的碰头会。

很多中国本土NGO都是CAN International的会员。这个组织包括全球500个NGO,每天会评出“化石奖”(当天表现最差、阻碍谈判进程的国家),窦丽丽他们的碰头会也从CAN International的展位开始。

碰头会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大家分享前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协调当天的活动。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每个人随后就按照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去参加边会或者其他的活动。

“中国NGO不擅宣传自己”

窦丽丽对大会的议程很在行。“LCA怎么又出来文本3了?”、“KP能不能谈下来啊?”她和别人聊天中,总是冒出各种专业术语。

气候大会现场,一些外国NGO的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比如在会场外搞行为艺术,或者不停地大声喊环保口号等。对此,窦丽丽说:“中国本土的NGO特别不擅长这个,干得多,说得少。对于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本土NGO来说,目前还是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

“山水”的杨方义也坦言,中国NGO宣传自己做得不够,资金是一个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理念。中国NGO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不想去说,或者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说去推广。(新京报本报特派坎昆记者 储信艳)


责任编辑:孙靖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