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党建·政法 > 正文

用传统文化优秀资源提升领导干部修养

www.fjsen.com?2012-02-06 10:30? 王海英?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以仁民爱物为职责的为政理念

领导干部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定会通过相应的工作理念表现出来。选择“仁爱道德”为基本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在工作中形成以“仁民爱物”为职责的为政理念。孟子指出,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应该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亲爱家人推广到仁爱民众,再把仁爱民众推广到慈爱万物。这种推恩的原则能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也就是说,为官者能做到仁民爱物,足以治理天下。如何才是“仁民爱物”?简单地说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在传统社会里,仁民爱物首先表现为让百姓衣食充足,使民众拥有的财物,“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也就是让百姓都有能力赡养父母、庇佑妻儿,好年景能吃饱,凶年不至于饿死。但衣食充足只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阶段,并不足够。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出游时,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提出民“庶矣”之后就要“富之”、“教之”。人口多了,先要让百姓富裕,再用道德礼法去教化。在此,孔子已经注意到要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解决民生问题。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提出了“行仁政”、“得民心”的治世理念。要想获得天下并使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就需要统治者把握好君民社稷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非以君王国家的利益为重,而是“以民为贵”才能得民心,才是真正的仁民爱物。因此,道德教化和民心向背等精神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民生问题的另一重要方面。

解决民生问题,孟子的主张是“以民为贵”,同样的问题,在今天则表现为“以人为本”。孟子更多是从政治稳定的角度劝说国君要仁民爱物。现代社会里,这个理由依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视角。仁民爱物的为政理念更应建立在对芸芸众生的关注和尊重的人文视角中。因此我们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以社会的经济发展简单代替。应该看到,物质需求只是人的需求之一,人之为人还在于其精神属性,而这个方面在物质发达甚于精神富足的年代尤其重要。因此,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实质。我们理解,现阶段“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直接针对的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以物为本”现象。后者表现为人被物质统治而丧失了精神自由,表现为马克思严厉批判的“商品拜物教”。失去了精神家园的物质昌明是可悲的,失去了制度约束的经济发展是可怕的,没有对于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生活意义的寻求,这个社会也就丧失了其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因此,现代社会的“仁民爱物”,更多地体现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精神家园的确立、高尚信仰的树立、法制体系的完善、社会正气的弘扬,这是领导干部对于社会长远发展的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